持节西来过武功,扶桑日日晓光红。
渭河水远波声小,太白山高树影重。
遗址已无慈德寺,居人犹说有邰封。
东行无限前朝事,尽在红尘绿野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描绘了他过武功县时的景象。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持节西来过武功,扶桑日日晓光红。
译文:手持符节向西行经过武功县,拂晓时分太阳的光辉映红了扶桑。
注释:扶桑,古代神话中日出之地,这里指代武功的早晨。
赏析:这句诗通过“持节西来”和“扶桑日日晓光红”表达了诗人在武功县所经历的早晨和阳光的美好。渭河水远波声小,太白山高树影重。
译文:渭河水流遥远,波声低沉;太白山高耸入云,树影斑驳。
注释:渭河,即泾河,流经陕西、甘肃等省,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河流之一。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武功县的自然风光,通过“渭河水远波声小”和“太白山高树影重”形象地展现了当地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美景。遗址已无慈德寺,居人犹说有邰封。
译文:昔日的慈德寺遗址已经不存在,居民们仍然传说着有邰国的旧事。
注释:慈德寺,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寺庙,位于武功县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追忆和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东行无限前朝事,尽在红尘绿野中。
译文:向东行进,可以见到无尽的前朝事迹,它们都隐藏在红尘绿野之中。
注释:红尘,这里指的是人间繁华;绿野,指的是广阔的田野。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武功县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它不仅展示了武功县的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