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岱麓题诗寄,岱麓逢人又寄诗。
剖竹已当耆艾日,解龟仍及圣明时。
青山纵有归来约,黎首其如去后思。
愧我年年持宪节,涓埃无补欲何为。
诗句如下:
去年岱麓题诗寄,
岱麓逢人又寄诗。
剖竹已当耆艾日,
解龟仍及圣明时。
青山纵有归来约,
黎首其如去后思。
愧我年年持宪节,
涓埃无补欲何为。
注释
- 去年岱麓题诗寄:前文提到“泰安州重寄李太亨”,这里的“重寄”可能指的是去年在岱麓的某次诗歌交流。
- 岱麓逢人又寄诗:岱麓是地名,可能是作者曾经或多次访问的地方,而“逢人又寄诗”表示与不同人物的交流中再次写下了诗篇。
- 剖竹已当耆艾日:耆艾,指长寿的老人,这里比喻作者年纪已大,如同竹子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解龟仍及圣明时:解龟,古代一种占卜方法,象征智慧和知识。圣明,指贤明的君主,意味着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也能发挥作用。
- 青山纵有归来约:归来约可能指的是对故乡的承诺或其他某种约定。
- 黎首其如去后思:黎首,泛指百姓。去后思,表示离别后的怀念之情。
- 愧我年年持宪节:宪节,即法令,这里指执法、治理国家的职责。
- 涓埃无补欲何为:涓埃,微小的贡献。这句表达了即使自己每年努力执行法律,贡献微小,但似乎未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感到迷茫。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首先通过“去年岱麓题诗寄,岱麓逢人又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交流的回忆以及对未来交流的期待。接着,“剖竹已当耆艾日,解龟仍及圣明时”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年龄与知识的自信以及对时势的乐观态度。“青山纵有归来约,黎首其如去后思”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离去后思念的情绪。最后,“愧我年年持宪节,涓埃无补欲何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反思和困惑,反映出他对于个人努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的认识。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责任的复杂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