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长白重经过,十世怀贤意若何。
饭粥事空荒古寺,读书声歇暗烟萝。
中朝德业应难及,西夏勋名更不磨。
向晚凭谁话忧乐,柏台清夜月明多。

诗句释义:

  1. “山回长白重经过”:描述诗人再次经过长白山的情景。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座著名的山脉。
  2. “十世怀贤意若何”:表达诗人对历史人物或贤者的怀念之情,以及这种情感持续了多久。”十世”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个朝代,”怀贤”是对贤者或英雄的敬仰。
  3. “饭粥事空荒古寺”: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寺庙景象,可能由于战争或战乱导致的荒废。
  4. “读书声歇暗烟萝”:暗示寺庙中曾经有读书声,但现在声音已经停止,可能是因为寺庙的寂静和荒凉。
  5. “中朝德业应难及”:表示在古代中国,那些有德行和业绩的统治者是很难达到的,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杰出帝王。
  6. “西夏勋名更不磨”:强调西夏(即西夏国)的功绩和名声是不可磨灭的,可能是指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或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7. “向晚凭谁话忧乐”: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想要找人倾诉自己的忧愁和快乐。
  8. “柏台清夜月明多”: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独自坐在柏树台旁,思考着人生和国家的命运。

译文:
山回长白又重经,十世怀贤意如何?
饭粥事空荒古寺,读书声歇暗烟箩。
中朝德业难比拟,西夏勋名永不磨。
向晚凭谁话忧乐,柏台清夜月光明。

赏析:
此诗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对长白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贤者和国家命运的感慨与思考。首句“山回长白重经过”,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长白山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第二句“十世怀贤意若何”,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这种情感持久度的疑问。第三至七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荒废、读书声的停止、古代帝王的德业难以比拟、西夏的功勋永不磨灭等场景,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和国家的兴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想要找人倾诉忧愁和快乐的愿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引发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