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飞盖远相迎,暂向霜台弭使旌。
藩臬尽知周典礼,吏民皆识汉官名。
千年有幸逢熙皞,万国同风乐太平。
自顾樗材叨宠渥,秋毫何以答天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读懂题目要求和内容,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诗的内容,然后分析每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

第一联“不须飞盖远相迎”中,“飞盖”是指帝王所乘坐的车驾;“远相迎”是远远地迎接。这两句是说:不必远迎,因为皇帝已经来了。“弭使旌”是指皇帝所乘坐的马车。

第二联“藩臬尽知周典礼”“吏民皆识汉官名”,意思是:藩台、臬司都了解朝廷的典章制度,老百姓都知道汉朝官的姓名。“藩臬”是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单位的最高长官,相当于布政使和按察使。“周典礼”指遵守朝廷的法规制度。这里指朝廷对藩台、臬司的管理。“吏民”即百姓。这两句是说:藩台、臬司都明白朝廷的法规制度,老百姓都知道汉朝官的姓名。

第三联“千年有幸逢熙皞,万国同风乐太平”。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这是千载难逢的幸运。这两句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这是非常难得的幸运。

第四联“自顾樗材叨宠渥,秋毫何以答天明。”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只是一个平庸无奇的人,怎能回报皇上对我如此恩惠厚爱呢?“樗材”是庸才的意思。“秋毫”是形容极细微的东西,也用来比喻微小的力量。“报天明”是报答皇上对我的恩惠。

【答案】

不须飞盖远相迎

暂向霜台弭使旌

藩臬尽知周典礼

吏民皆识汉官名

千年有幸逢熙皞

万国同风乐太平

自顾樗材叨宠渥

秋毫何以答天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