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山家处处稀,寻幽陟巘马行迟。
满溪红叶沉秋水,半岭霜棉吐夕晖。
雨霁石田收稼了,烟深松径负薪归。
诗成只恐山灵笑,千仞峰头一振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寥落山家处处稀,寻幽陟巘马行迟。
注释:在山中四处可见的农家房屋很少,寻找幽美的地方攀登山峰使马行走缓慢。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王屋山上人烟稀少、景色宜人的画面。”寥落”一词描绘了山家人家少,突出了深秋时节的萧瑟之感。”寻幽陟巘马行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追求和欣赏之情。

满溪红叶沉秋水,半岭霜棉吐夕晖。
注释:满溪的红叶随着水流沉入秋水之中,半岭的霜棉在夕阳下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赏析:此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满溪的红叶随着水流沉入秋水之中,半岭的霜棉在夕阳下绽放出美丽的光芒的景象。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雨霁石田收稼了,烟深松径负薪归。
注释:雨停后农田里收割稻谷的人已经离去,烟雾弥漫的松林小径上人们背着柴火回来。
赏析:此诗描绘了雨后的田野,人们收割稻谷,然后背负着柴火返回的场景。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诗成只恐山灵笑,千仞峰头一振衣。
注释:诗歌写成后恐怕惊动了山灵(指山林之神),于是急忙穿上衣服准备离开。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诗歌过程中与山林神灵的互动和紧张情绪的感受。通过这一形象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内心的矛盾冲突。

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时节山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劳动人民的辛苦付出表示敬意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