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骑鹤去已久,犹有画图传世间。
石林倒浸碧溪里,玉峰秀出青云端。
数椽茅屋镇寥阒,一叶扁舟常往还。
借问此中何所乐,万事不羁山水闲。
【注释】:
仙人骑鹤去已久,犹有画图传世间。
仙人:指仙人骑的白鹤,传说中骑白鹤升天成仙的人。
石林倒浸碧溪里,玉峰秀出青云端。
石林:形容山崖峭立如刀削一般,如同一片片的树林;碧溪:清澈透明的小溪;玉峰:美玉一样的山峰;
数椽茅屋镇寥阒(jiùju)
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屋;寥阒:空寂寂静。
一叶扁舟常往还
扁舟:小船;常往还:常常来回往来;
借问此中何所乐,万事不羁山水闲。
借问:打听;所乐:所追求的是乐趣;不羁:不受拘束;山水:自然风景;闲:清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画中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仙人骑鹤去已久,犹有画图传世间。”以仙人乘鹤离去为开篇,既点明了画面中的仙人形象,又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隐逸之志的追求。同时,也表明了画中所描绘的景色并非虚无缥缈,而是真实存在,具有生命力的。
颔联“石林倒浸碧溪里,玉峰秀出青云端。”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的具体景象。石林倒映在碧绿的溪水中,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卷;而那高耸入云的玉峰则犹如一位仙子般婉约多姿,令人陶醉。
颈联“数椽茅屋镇寥阒,一叶扁舟常往还。”则转入了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诗人笔下的主人公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之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而他时而驾着小船,悠然自得地往返于山水之间,享受着自然的恩赐。
尾联“借问此中何所乐,万事不羁山水闲。”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整个画面的高度概括。诗人通过询问画面中的主人公,想要得知他为何能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灵,能够在山水间逍遥自在地度过一生。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因为山水给了他无尽的快乐,让他忘却了世间的种种烦忧与羁绊。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画面的细致描绘和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理想境界。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宁静祥和的自然世界,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