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结屋沧州里,四面阑干枕碧湍。
石榻生寒秋气润,柴门涌月夜涛寒。
鸾凰佩影空中见,龙虎丹光水底蟠。
清绝一尘飞不到,蓬壶元只在人间。
这首诗描述了沧州丹室的壮丽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奥哲理。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析:
道人结屋沧州里:道人(指修行者)在沧州(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北景县附近,因黄河流经而得名)中建屋。
四面阑干枕碧湍:屋子四周有栏杆,背靠着湍急的河水。阑干(栏杆)指的是栏杆,湍急的河水表示水流湍急。
石榻生寒秋气润:石榻上生长着秋天的气息,显得清凉湿润。
柴门涌月夜涛寒:柴门(简陋的门)下是夜晚的江涛,带着寒冷的气息。
鸾凰佩影空中见:空中仿佛可以见到鸾和凰等仙鸟的佩带。鸾和凰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
龙虎丹光水底蟠:水底的龙和虎显现出丹光闪烁,如同神仙居住之地。
清绝一尘飞不到:这里用来形容丹室的清高,以至于连尘埃都无法接近。
蓬壶元只在人间:蓬壶(神话中的仙境,常以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合称)实际上存在于人间。
译文:
道人在沧州里建造了房子,四周是栏杆,背靠着湍急的黄河。石头上的床散发着秋天的气息,四周环境清凉湿润。简陋的柴门下是夜晚的江涛,带有寒冷的感觉。空中似乎可以看到鸾和凰的佩带,仿佛它们在空中飞舞。水底的龙和虎闪烁着丹光,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清净至极,连尘埃都飞不进去。实际上,蓬壶就在人间,只是我们未曾发现罢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沧州丹室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家修行、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的“道人”形象,代表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