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音容仿佛思,衣冠出入忆当时。
成人未返林乌哺,稚子曾骑竹马嬉。
椿老暮庭风槭槭,草荒春冢雨离离。
固知罔极恩难报,只恐终天孝易衰。

次韵 其三

仿佛音容仿佛思,衣冠出入忆当时。

成人未返林乌哺,稚子曾骑竹马嬉。

椿老暮庭风槭槭,草荒春冢雨离离。

固知罔极恩难报,只恐终天孝易衰。

注释:
仿佛:似乎。音容:声音的面貌,指人的声音和容貌。衣冠:这里可能是指穿着,也可以理解为仪表或仪容。出入:指来往、活动。忆:回忆、思念。当时:那个时候、过去的时候。
成人:成年人,即成年以后的人。未返:没有回来,表示已经不在了。林乌:乌鸦。哺:喂食。稚子:年幼的孩子。曾:曾经。骑:骑着。竹马:竹编制成的小马形状的玩具。
椿老:树名,木槿,这里指代老年。暮庭:傍晚的庭院。风槭槭:形容风吹动树叶的样子,也用来比喻声音凄厉。
草荒:草被烧光了。春冢:春天的坟墓。离离:稀疏的样子,形容荒凉。
固知:本来就知道。罔极:没有穷尽,这里指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是无穷无尽的。报:报答。终天:一辈子。孝:孝顺,这里指对父母的孝敬。易衰:容易衰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对于过往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父母恩情的无尽感激。首句“仿佛音容仿佛思”直接点明主题,通过对声音与面容的回忆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接着,“衣冠出入忆当时”描绘了作者在回忆中看到的自己成年后的生活场景,以及那些曾经亲密无间的家人和朋友的形象。
这种幸福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成人未返林乌哺,稚子曾骑竹马嬉”两句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成年后的人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像童年时期那样自由自在地玩耍,这也让作者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
诗中的最后两句“椿老暮庭风槭槭,草荒春冢雨离离”则是对整个人生的一种感慨。岁月无情,无论是大树还是坟墓,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消逝,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因此,作者感叹道:“固知罔极恩难报,只恐终天孝易衰。”他意识到,虽然父母给予我们的恩情是无法回报的,但作为子女,我们仍然应该尽可能地去珍惜和孝顺他们,以免留下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