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有名台,琅琊与超然。
昔时太守今何在,祖龙一去竟不还。
琅琊徙置三万户,凿石开山通御路。
銮舆三月留海堧,勾践已没犹未悟。
超然固有物外心,黄堂无事时登临。
好观民物劝稼穑,登临游憩闲沉吟。
方今盛治超千古,守令孜孜慎选举。
义仓积储养万民,极欲茕独咸得所。
承流宣化德泽施,不作无益民不疲。
桑麻满地遂生业,含哺鼓腹歌雍熙。
只今两台皆寂寞,城郭人家尚如昨。
闲云野鸟自年年,苏石秦碑空剥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琅琊台》。诗中通过描绘琅琊台的历史变迁,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句:

  1. 诸城有名台,琅琊与超然。
  2. 昔时太守今何在,祖龙一去竟不还。
  3. 琅琊徙置三万户,凿石开山通御路。
  4. 銮舆三月留海堧,勾践已没犹未悟。
  5. 超然固有物外心,黄堂无事时登临。
  6. 好观民物劝稼穑,登临游憩闲沉吟。
  7. 方今盛治超千古,守令孜孜慎选举。
  8. 义仓积储养万民,极欲茕独咸得所。
  9. 承流宣化德泽施,不作无益民不疲。
  10. 桑麻满地遂生业,含哺鼓腹歌雍熙。
  11. 只今两台皆寂寞,城郭人家尚如昨。
  12. 闲云野鸟自年年,苏石秦碑空剥落。

译文:

  1. 在诸城有个有名的台,琅琊与超然。
  2. 昔日的太守在哪里呢?祖龙去了就不再回来了。
  3. 琅琊被迁移安置了三万户,凿石开山以通御路。
  4. 皇帝在海边停留三月,勾践已经去世却还未醒悟。
  5. 超然自有出世之心,闲暇时登临览胜。
  6. 观赏民间的农事和作物,游赏游览休息时沉思。
  7. 现在国家治理超过千古,官吏们谨慎地选择贤能之士。
  8. 义仓储存着粮食来养活万民,极力使穷困的人也能得到好处。
  9. 承接水流传播教化的恩泽,不要做无益的事情使百姓疲惫。
  10. 田野庄稼长满了大地,人们饱食无忧地歌唱太平。
  11. 现在两个台都显得十分寂静,城市里的居民依然像以前一样。
  12. 闲适的云和野鸟每年都在那里,苏文公、石门颂的碑文已经剥落破碎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任江夏丞期间所作的。他在诗中通过对琅琊台历史的叙述,感叹世事沧桑和人事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清明、民生安定的理想追求。诗中的“超然”是指超越世俗的境界,而“物外心”则是指超脱物质欲望的心性。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关心人民的疾苦,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博大胸怀。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