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步晴麓,晴光夺寒目。
行行忽觉高,湖容更如沐。
枫林既巳凋,黄花既己蹙。
山秃剩松声,水空照孤鹜。
冰霜彻骨清,天地见贞朴。
凭高一望之,我怀四飞逐。
闭户虽长策,登山亦免哭。
【注释】
登寒山:登上寒山。
饭后步晴麓:饭后散步到晴山麓。
晴光夺寒目:阳光照得眼睛都感到发冷了。
行行忽觉高:走啊走,忽然觉得山峰越来越高了。
湖容更如沐:湖水的景色更显得像在沐浴。
枫林既巳凋:秋天的枫树林已经凋零。
黄花既己蹙:秋天的菊花已经枯萎了。
山秃剩松声:山上只剩下松树发出的声音。
水空照孤鹜:湖面上只有一只孤独的大雁在倒映。
冰霜彻骨清:冰雪覆盖大地,寒冷刺骨。
天地见贞朴:大自然展现出纯洁朴实的美。
凭高一望之,我怀四飞逐: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我的胸怀就像要腾空而去追逐什么。
闭户虽长策,登山亦免哭:即使闭门不出也无所谓,登上山顶也可以心无牵挂。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晴朗的天气里,漫步于寒山脚下,欣赏着秋色,心情愉悦,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并表达了他向往自由、渴望远行的情怀。此诗意趣横溢,意境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首联“饭后步晴麓,晴光夺寒目。”写诗人饭后散步到晴山麓,阳光照耀下,使人感觉寒气逼人。颔联“行行忽觉高,湖容更如沐”写诗人行走时忽然发现山峰越来越高,湖面倒影中的景色更像在沐浴。颈联“枫林既巳凋,黄花既已蹙”写秋天的枫树林已经凋零,菊花已经枯萎。尾联“山秃剩松声,水空照孤鹜”写山上只剩下松树发出的声音,湖面上只有一只孤独的大雁在倒映。
全诗以“登寒山”为线索,通过写景抒发诗人的壮怀激烈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登上寒山,饱览了自然风光,内心十分舒畅。他看到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感受到寒气逼人,不禁感慨万千。当他继续向上攀登时,突然觉得自己已经登上了高峰,周围的景色更加美丽了。他看到了湖泊中的倒影,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此时,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激动,仿佛要腾空而起,追寻自己的梦想。最后一句“闭户虽长策,登山亦免哭”,表明即使闭关自守,也可以心无牵挂地登上山顶,这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渴望远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