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红尘行路迷,秋光清绝隔东西。
风萍欲夺江淹梦,园榭堪停张翰思。
人立小桥山色远,马穿深柳月光迟。
临流吟得江南句,留与京华赠别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落第后忆泡子河 赠别钱蓉峰
扰扰红尘行路迷,秋光清绝隔东西。
风萍欲夺江淹梦,园榭堪停张翰思。
人立小桥山色远,马穿深柳月光迟。
临流吟得江南句,留与京华赠别离。
译文:
落榜后思念泡子河,送别钱蓉峰。
纷乱的人世间行走迷茫,秋天的景色清幽而遥远。
风中的浮萍似乎能夺走江淹的美梦,园林中的建筑能够留住张翰的思绪。
站在小桥之上,远处的山色显得更加幽远,马儿在深深的柳树中穿梭,月光也显得稍显迟缓。
我在河边吟诵江南的美景,将这份美好留于京城,送给即将离别的你。
赏析:
韦庄是唐朝末年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首《落第后忆泡子河赠别钱蓉峰》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落榜后的心情和所见之景:“扰扰红尘行路迷,秋光清绝隔东西。”意思是说,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行走时感到迷茫,秋天的景色是如此的清幽,以至于让人仿佛身处两个世界之间。这里的“红尘”指的是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而“秋光”则描绘了秋天的静谧与美丽。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入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风萍欲夺江淹梦,园榭堪停张翰思。”“风萍”指的是飘荡不定的浮萍,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江淹”则是南朝梁代文学家、政治家江淹,这里以他为喻,表示作者被生活的挫折所困扰,如同失去了梦想;“张翰思”则是东汉时期文学家张翰辞官归乡,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人立小桥山色远,马穿深柳月光迟。”“人立小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人们在小桥上站立,远观山色;“马穿深柳”则写出了马在深柳中穿梭的情景,增添了一丝生动感。这里的“月光迟”既形容月光的柔和,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一句“临流吟得江南句,留与京华赠别离”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我在河边吟诵江南的美景,将这份美好留于京城,送给即将离别的你。”这句诗既是对前文景物的回顾,也是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一种情感寄托。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