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遇异人,嘻笑谈却病;
不必觅医药,不必劳祭禜。
外身而身存,此方用不竟;
夜睡先睡心,百念昼清净。
心睡梦不惊,念净物何竞;
水既能胜火,遂脱阴阳阱。
闲中时体验,良是养生镜;
揆之圣贤教,理未金中正。
有乐亦有忧,胞与在吾性;
神仙纵不死,不及吾孔、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通过修炼内功,达到身心和谐、超脱尘世的境界。

却病(yǐ biàn): 消除疾病。

昔岁遇异人,嘻笑谈却病;不必觅医药,不必劳祭禜。(不必寻药求医,不必劳累祭祀。)

外身而身存,此方用不竟;夜睡先睡心,百念昼清净。(身体外在无病,内里自然健康。夜晚安眠时,心思也变得平和,白天的杂念也随之消失。)

心睡梦不惊,念净物何竞;水既能胜火,遂脱阴阳阱。(心境平静如水,可以化解心中的怒火,从而脱离阴阳对立的境地。)

闲中时体验,良是养生镜;揆之圣贤教,理未金中正。(闲暇时经常体悟,这就如同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生命的真谛。)

有乐亦有忧,胞与在吾性;神仙纵不死,不及吾孔、孟。(既有欢乐也有悲伤,这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即使成了神仙也不会超过孔子和孟子的伟大。)

注释:

  • 昔岁遇异人:(以前遇到一个奇怪的人)。
  • 嘻笑谈却病:(开怀大笑并谈论如何消除疾病)。
  • 不必觅医药,不必劳祭禜:(不需要寻找药物,也不需要劳累祈祷)。
  • 外身而身存:(身体外表没有疾病,内在健康)。
  • 此方用不竟:(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完)。
  • 夜睡先睡心:(夜晚睡觉的时候先让心思安定下来)。
  • 百念昼清净:(白天的所有杂念都随之消失)。
  • 心睡梦不惊:(心境平静如水,可以化解心中的怒火)。
  • 念净物何竞:(思考问题时不再与人争斗)。
  • 水既能胜火:(就像水的平静可以平息火势一样)。
  • 遂脱阴阳阱:(最终摆脱了阴阳对立的境地)。
  • 闲中时体验:(闲暇时刻经常体会)。
  • 良是养生镜:(这正是一面反映生命真谛的镜子)。
  • 揆之圣贤教:(按照圣人的教育来考虑)。
  • 理未金中正:(道理并没有完全正确)。
  • 有乐亦有忧:(既有欢乐也有悲伤)。
  • 胞与在吾性:(都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
  • 神仙纵不死,不及吾孔、孟:(即使是神仙也不能长生不老,更不用说孔子和孟子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却病”这一主题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追求身心健康、超越世俗纷扰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只要内心平和,无需寻求外界的帮助,就能达到身体的健康。同时,他也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对于消除杂念、净化心灵的重要性。诗中的“水既能胜火”,比喻了内心的平静可以化解外在的矛盾和冲突。最后,诗人指出,真正的养生之道并非依赖外力,而是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