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陶埴意,只为美人工。
转见文坛重,俱称自邺中。
【注释】
陶埴:指砚台。
文坛:文学界。
邺中:邺,古地名。三国魏、晋时,邺是北方重镇,文化繁荣,有“邺下”之称。
【译文】
当年陶工制砚只是出于对美的爱好,没想到后来文坛却十分重视它,都称它为自邺中的砚。
【赏析】
《赠董铜雀砚》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一首七绝,写诗人因欣赏董参军所献铜雀砚而作。此诗前两句写自己赞赏董参军的砚台,后两句写文人看重砚台的原因。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意境高远含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董参军送他的砚台的喜爱之情。首句“当年陶埴意”点明董参军送的砚台出自古代名匠之手,是件珍品。第二句“只为美人工”,表明自己之所以喜爱董参军的砚台,是因为其制作精美,体现了制砚者的高超技艺,而非仅仅是为了实用。第三句“转见文坛重”,说明在文人之间,这种精美的砚台也受到了重视,成为了文人交流的工具和话题。最后一句“俱称自邺中”,则进一步指出,这种砚台不仅在民间受到追捧,在文人雅士之间也同样受到推崇,甚至有人将其称为“自邺中”的珍品。整首诗通过赞美董参军的砚台,展现了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雅士之间相互尊重、共同追求美好事物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