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志堙海,衔石到海返。
石转心不移,但砺尔喙短。
日复夕,海复远。
石可竭,海可满,精卫之恨何时断。
以下是对《精卫词》的逐句翻译:
第一句:“精卫谁教尔填海。”
注释:精卫是谁让你们来填平这片海洋?
赏析: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精卫行为目的的质疑。
第二句:“海边石子青磊磊。”
注释:海边的石头和木块都显得苍青色。
赏析:这句描绘了大海的辽阔与精卫行动的背景,为后文的奋斗铺垫。
第三句:“但得海水作枯池。”
注释:只希望能让海水变成干涸的池塘。
赏析:这里的“枯池”象征着精卫填海的决心,展现了她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四句:“海中鱼龙何所为?”
注释:在这片海域里,那些鱼类和龙类又做了什么呢?
赏析:这句通过提问,表达了精卫对海洋生物行为的好奇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探寻。
第五句:“你口喙伤痕累累皆因衔取坚硬木石。”
注释:你的嘴巴因为衔取坚硬的木头和石头而伤痕累累。
赏析:这句突出了精卫填海过程中的艰辛和牺牲,也反映了其坚韧不拔的意志。
第六句:“看那山中草木都已没有了完整枝丫!”
注释:早晨还在山上林间忙碌,到日暮天黑仍奔赴这辽远无边的大海。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精卫不懈的行动,无论昼夜,都在为了填海的目标而努力。
第七句:“你不辞辛苦劳碌,奋飞穿行不息止啊,以至羽翼折损,被这汹涌的波涛吞没。”
注释:你没有回避辛劳奔波,奋不顾身地飞翔,以至于翅膀折断,被汹涌的波涛吞噬。
赏析:这句描绘了精卫在填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牺牲,以及她毫不畏惧的精神。
《精卫词》不仅是一首咏赞精卫填海精神的乐府诗,更是一首充满力量与希望的作品。它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奋斗到底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蕴含着对人们奋斗精神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