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青枫径,泉通古石桥。
规模灵隐小,景像上方遥。
书壁藤牵袂,寻源草没镳。
每怀登览日,东海暮生潮。
【注释】
顶山:山名,位于今浙江临安西南。
灵隐小:灵隐寺。
景像上方遥:指灵山的远景。
书壁藤牵袂:在灵山的壁上题诗。
寻源草没镳:沿着溪流寻找源头。
每怀登览日:每想起登高远望的日子。
东海暮生潮:夕阳西下,潮水上涨,与东海连成一片。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灵岩顶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开头两句“路转青枫径,泉通古石桥”,描绘了灵岩顶山的自然环境。青枫径、古石桥是灵岩顶山的重要景观之一,也是作者游览灵岩顶山的起点。接下来,“规模灵隐小,景像上方遥”,进一步描绘了灵岩顶山的景色。灵隐小、上方遥等词汇形象地勾画了灵岩顶山的雄伟壮观和美丽景色。
中间四句“书壁藤牵袂,寻源草没镳”,则表现了作者在灵岩顶山的游历过程。在灵山的壁上题诗、沿着溪流寻找水源,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每怀登览日,东海暮生潮”,则是作者在游览灵岩顶山时的感慨。每当想起自己曾经登高远望的日子,心中就会涌起对大海的向往之情。而当夕阳西下时,潮水上涨,与东海连成一片,更让作者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灵岩顶山的自然景观和游历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