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著乌纱袖半笼,江楼闲倚夕阳中。
翠浮鳌背山翻浪,柔拂金丝柳舞风。
回雁峰高云路杳,吹箫人去凤台空。
衡阳回首天空阔,万里寒烟过断鸿。
岳阳楼晚眺
斜著乌纱袖半笼,江楼闲倚夕阳中。
翠浮鳌背山翻浪,柔拂金丝柳舞风。
回雁峰高云路杳,吹箫人去凤台空。
衡阳回首天空阔,万里寒烟过断鸿。
注释:
- “斜著乌纱袖半笼”:形容诗人在岳阳楼上斜倚着,袖子半掩着脸庞,形象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神态。
- “江楼闲倚夕阳中”:描述诗人在江边高楼中静静地倚靠,享受着夕阳下的美景。
- “翠浮鳌背山翻浪”:以翠绿的颜色比喻水中的波浪,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翻腾的景象。
- “柔拂金丝柳舞风”:用柔软的风吹动金丝柳,描绘出柳枝随风摇曳的画面。
- “回雁峰高云路杳”:回雁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形成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感觉。
- “吹箫人去凤台空”:昔日吹箫人的离去,使得曾经热闹的凤台变得空旷寂寥,增添了一份哀愁。
- “衡阳回首天空阔”:从衡阳城远望天空,视野开阔,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
- “万里寒烟过断鸿”:远处飘来的寒烟和飞过的大雁,形成了一幅寒冷而孤独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岳阳楼晚景的诗作,通过对岳阳楼、江水、山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句中的“斜著乌纱袖半笼”与“江楼闲倚夕阳中”分别描绘了诗人的姿态与心情;而“翠浮鳌背山翻浪”与“柔拂金丝柳舞风”则通过色彩与动态的描述,将江水的景色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中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如“回雁峰高云路杳”一句,不仅描述了山峰的高耸和云雾的缭绕,更透露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而“吹箫人去凤台空”则表达了一种失落与寂寞的情感。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慨与思考,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