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素屯蹇,颇复怀清真。
谬当盛明日,再睹玄化淳。
人文固昭晰,宪章亦已新。
岂起东蹈海,会将西入秦。
征途不遑舍,所逐埃与尘。
为策虽不就,斯志良已勤。
奈何四海内,弃绝寡所亲。
朅来二十载,皇皇尚迷津。
念之动中怀,涕泪沾衣巾。
置此勿复言,齐契在古人。

【注释】

屯蹇:困顿、艰难。

清真:高洁,纯净。

玄化淳:玄德纯正。

昭晰:明白明晰。宪章:《尚书·洪范》中“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指刑法。新:改变。

东蹈海:东晋陶潜(渊明)曾辞官归隐田园,有《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

西入秦:东晋末年陶潜因避乱隐居庐山,有《游斜川》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遑舍:没有时间休息或停留。

埃与尘:尘埃。

斯志良已勤:我的愿望很努力。

何:为什么。

四海内:天下。

齐契:志同道合的人。古人:前人的事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在饮酒时作的诗。诗人以酒会友,畅叙平生志向,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高远。

首联:“余生素屯蹇,颇复怀清真。”诗人自比为一生坎坷不平的“屯蹇”,表示自己仍然怀着高尚纯朴的品质。

颔联:“谬当盛明天,再睹玄化淳。”诗人说自己不幸处在一个动乱的时代,再次看到社会纯朴的风气,深感庆幸。

颈联:“人文固昭晰,宪章亦已新。”诗人说人世间美好的道德和风尚已经十分清晰明了,新的法律已经制定出来了。

尾联:“岂起东蹈海,会将西入秦。”诗人说自己本想像东晋陶渊明那样去隐居山林,但是世事沧桑,又岂能如愿呢?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像古代圣贤一样建功立业。

此诗是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对自己政治理想破灭后的人生态度的自我表白。诗人用典贴切,意蕴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切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