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芦残苇总堪怜,去雁来鸿各杳然。
莫向夕阳愁返照,断肠风雨妒秋天。
乱芦残苇总堪怜,去雁来鸿各杳然。
莫向夕阳愁返照,断肠风雨妒秋天。
【注释】
①“乱”:指芦苇被风吹得东倒西歪。②“残”:不完整。③“堪”:值得。④“去雁”:离开的雁。⑤“来鸿”:归来的鸿雁。⑥“杳然”:形容人或物不知去向。⑦“返照”:指夕阳。⑧“断肠”:形容极度悲痛。
【赏析】
此诗为村居杂兴之三,是诗人在乡村生活时即兴写下的一组诗。全诗共十首,每首都是一幅画,一幅幅田园风光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前两句描写了乡村的自然景象。乱芦残苇,象征着荒凉和凋敝;去雁归鸿,则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乡村画面。
第三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诗人不愿意看到夕阳西下,因为他害怕看到那无尽的落日余晖。他害怕那夕阳余晖会给他带来无尽的思念和悲伤,因为他知道,那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最后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害怕那风雨交加的日子,因为这对他来说是痛苦的。他害怕那风雨交加的日子,因为这让他想起了那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因此,他选择在风雨中前行,而不是退缩。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那无尽悲伤的恐惧和厌恶。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