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西瓯自昔蛮夷国,谷永招降拓疆域。
郁林千寨拜衣冠,乌浒万家成部落。
后来征剿徒纷纭,肉食何人建长策。
将军年少事文儒,早向桥边受素书。
敕下九重分玉虎,府开五筦给铜鱼。
楼船西向浔州去,直到韩公断藤处。
诏书节制两江兵,武靖楼头画角鸣。
夜火船归武宣县,秋风马跃伏波营。
辕门置酒排高宴,幕府羽书速飞电。
霜满牙旗冻不翻,月明刀斗严如战。
四姓徭民罢鼓鼙,五屯獞户投戈剑。
将军此去策勋名,伫看飞书报玉京。
诸蛮从此应安堵,望见西瓯乐太平。
翻译:
君不见西瓯自昔蛮夷国,谷永招降拓疆域。
郁林千寨拜衣冠,乌浒万家成部落。
后来征剿徒纷纭,肉食何人建长策。
将军年少事文儒,早向桥边受素书。
敕下九重分玉虎,府开五筦给铜鱼。
楼船西向浔州去,直到韩公断藤处。
诏书节制两江兵,武靖楼头画角鸣。
夜火船归武宣县,秋风马跃伏波营。
辕门置酒排高宴,幕府羽书速飞电。
霜满牙旗冻不翻,月明刀斗严如战。
四姓徭民罢鼓鼙,五屯獞户投戈剑。
将军此去策勋名,伫看飞书报玉京。
诸蛮从此应安堵,望见西瓯乐太平。
注释及赏析:
君不见西瓯自昔蛮夷国,谷永招降拓疆域。
注释:君(指皇帝):你;西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自昔:自古以来;蛮夷国:未开化、野蛮的国度;谷永:东汉时期的官员;招降:招抚和降服;拓疆域:扩大领土;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变迁的感慨。
郁林千寨拜衣冠,乌浒万家成部落。
注释:郁林:今广东省部分地区;千寨:许多村庄;拜衣冠:指当地居民向朝廷献上礼物,表示归附;乌浒:地名,今广西河池市一带;万家:成千上万的家庭;成部落:建立部落;
赏析:描绘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向朝廷归化的盛况。
后来征剿徒纷纭,肉食何人建长策。
注释:征剿:讨伐;徒纷纭:非常杂乱;肉食:指统治阶层,即贵族阶级;建长策:制定长远的治理策略;
赏析: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混乱和统治者缺乏有效治理的批评。
将军年少事文儒,早向桥边受素书。
注释:将军:指西平郡王李晟;年少:年轻时;文儒:文化学者;受素书:接受儒家经典的教育;
赏析:描绘了年轻将军李晟受到良好教育的背景。
敕下九重分玉虎,府开五筦给铜鱼。
注释:敕下:皇帝的命令;九重:指天宫,喻指帝王;玉虎:象征尊贵的物品,比喻皇帝的权威;府开:指设置官署;五筦:指财政五个部门;给铜鱼:指发放铜币作为俸禄;
赏析:反映了朝廷对李晟的信任和重视。
楼船西向浔州去,直到韩公断藤处。
注释:楼船:大型船只;西向:向西;浔州:今属广西的梧州市;韩公:韩弘,唐朝著名将领;断藤处:传说中韩弘曾经在此地斩断藤蔓以辟道路;
赏析:描写了将军出征的场景。
诏书节制两江兵,武靖楼头画角鸣。
注释:诏书:皇帝的命令;节制:指挥军队;两江兵:指长江中下游的兵力;武靖楼头:指在武靖楼前;画角:古代军中用来报时和传递信号的号角;
赏析:描绘了朝廷对边疆战事的重视和对将士们的关怀。
夜火船归武宣县,秋风马跃伏波营。
注释:夜火船:夜间返回的军队;武宣县:今天广西武宣县;秋风:秋风起时,暗示战争结束;马跃伏波营:形容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争先;伏波:西汉名将马援的故事中,他的部队被称为“伏波之军”;
赏析:描述了边疆战事胜利后的喜悦氛围。
辕门置酒排高宴,幕府羽书速飞电。
注释:辕门:军营的大门;置酒:摆上酒菜;排高宴:举行盛大宴会;幕府:军队指挥所;羽书:紧急书信;速飞电:迅速传递;
赏析:描绘了将军凯旋归来时的盛大场面。
霜满牙旗冻不翻,月明刀斗严如战。
注释:霜满牙旗:指寒风中的旗帜;冻不翻:旗帜上的霜冻没有融化;月明刀斗:月光下的兵器闪烁着光芒;严如战:形容气氛紧张严肃如同战场一般;
赏析:形容战场上的凛冽和肃杀之气。
四姓徭民罢鼓鼙,五屯獞户投戈剑。
注释:四姓瑶民:四个部族的瑶族人民;罢鼓鼙:停止敲锣打鼓;獞户:少数民族家庭;投戈剑:放下武器;
赏析:描绘了边疆民族和平归顺的场景。
将军此去策勋名,伫看飞书报玉京。
注释:将军:指西平郡王李晟;此去:指此次出征;策勋名:立下战功,名声显赫;伫看:期待看到;飞书:快速传递信息;玉京:指长安;
赏析:表达对未来战绩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立功将士的赞美。
诸蛮从此应安堵,望见西瓯乐太平。
注释:诸蛮:各地少数民族;从此:从此以后,指从这次胜利开始;应安堵:应当安居乐业;望见:期待看到;西瓯:指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区;乐太平:过上太平的日子;
赏析:表达了对边疆民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描绘了西平郡王李晟率军平定边疆叛乱的历史事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激烈、胜利的喜悦以及战后的和平景象。诗中的山川、村落、战争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生动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们了解唐代边疆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