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安期先生颜如童,鹿走曾亦千重瞳。
翩然玉舄渺安在,阜乡一去今无踪。
丈夫历落在天地,岂使泰山乔岳空巃嵷。
【注释】:
君不见安期先生颜如童,鹿走曾亦千重瞳。
翩翩玉舄渺安在,阜乡一去今无踪。
丈夫历落(lìluò)在天地,岂使泰山乔岳空巃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诗给王公仪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用典贴切,语言质朴流畅,意境高远苍凉。
首联“君不见安期先生颜如童,鹿走曾亦千重瞳”,以夸张手法描绘出安期先生容貌年轻、精神饱满的形象。这里,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安期先生,传说中居住在蓬莱山的仙人,据说他能长生不老;二是“鹿走千重瞳”,出自汉·刘向《列仙传》:“安期先生,周朝时人,年百岁,眉间常有白毫,故称‘毛公’。能日行万里而不疲,常骑一匹白鹿。”这两句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翩然玉舄渺安在,阜乡一去今无踪”则是诗人感慨自己与安期先生命运的不同。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玉舄”这个典故。相传尧舜时期,尧帝命夔龙为舜制作鞋,夔龙将五色花纹绣在鞋上,制成“象齿文履”,后因夔龙所制之履称为“玉舄”。这里,诗人用“翩然玉舄”来形容安期先生的飘逸洒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两句通过对“玉舄”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
颈联“丈夫历落在天地,岂使泰山乔岳空巃嵷”,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这里,诗人运用了“历落”这个词汇,意思是“有才华而又不拘小节,不受拘束”。诗人认为,只有那些有才华、不拘小节的人才能在天地之间立足,而那些只会追求虚名、不顾实际的人则会被世人所抛弃。这两句通过对“历落”这个词汇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态度。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既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