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阶仍系马,献岁聚长安。
甲子新周朔,申公老汉冠。
共推经术最,其奈鬓丝残。
学馆荣三绝,儒林合二难。
兴来题棐几,酒至出辛盘。
墨竹烟光动,鱼灯海色寒。
粤人千里思,楚客几回看。
凤掖怜分袂,螺洲忆采兰。
雪消梅粉路,月满杏花坛。
他日江湖上,方知此夕欢。
春夜同惟敬约卿集寿承学舍时休承将之吉水在坐,同赋得寒字
庭阶仍系马,献岁聚长安。
甲子新周朔,申公老汉冠。
共推经术最,其奈鬓丝残。
学馆荣三绝,儒林合二难。
兴来题棐几,酒至出辛盘。
墨竹烟光动,鱼灯海色寒。
粤人千里思,楚客几回看。
凤掖怜分袂,螺洲忆采兰。
雪消梅粉路,月满杏花坛。
他日江湖上,方知此夕欢。
注释:
- 庭阶仍系马:庭院里还拴着马,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外出的期待。
- 献岁聚长安:新年的聚会在长安举行。献岁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在这个时候聚在一起庆祝新年。
- 甲子新周朔,申公老汉冠:甲子指的是农历的某一天,新一周的开始,而申公则是一位老人,他的头上戴着一顶老式的帽子。这里用“新周朔”和“老汉冠”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
- 共推经术最,其奈鬓丝残:大家一起推崇经学知识最为重要,但却无奈于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意味着学问的重要性和岁月的无情。
- 学馆荣三绝,儒林合二难:学校中有着三方面的杰出成就(可能是文学、数学、武艺等),但儒家学者却面临两个难题(可能是道德修养和政治改革)。这里的“荣三绝”和“合二难”都是对学校教育和儒家学者的赞美和挑战。
- 兴来题棐几,酒至出辛盘:兴致来了就在旁边的小桌旁写写画画,酒兴上来就端出了一盘干肉(可能是腊肉)。这两句描述了主人热情好客和客人愉快的情景。
- 墨竹烟光动,鱼灯海色寒:墨竹在烟雾缭绕中显得生动,而鱼灯在寒冷的海风中闪烁着光芒。这两句描写了夜晚的景象和物品的动态,给人以静谧而美好的感受。
- 粤人千里思,楚客几回看:广东的人们思念家乡,楚国的人也多次观看这个场景。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人们对家乡的眷恋。
- 凤掖怜分袂,螺洲忆采兰:凤凰殿里不忍分别,螺洲上回忆着采兰花的时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地的回忆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 雪消梅粉路,月满杏花坛:雪消融后梅花的香气弥漫在道路上,满月时分杏花盛开在花园中。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
- 他日江湖上,方知此夕欢:将来有一天在江湖上重逢,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次欢聚的快乐。这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友谊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庭院里的马、新年聚会、老人的帽子等细节,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新年的气息。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经学知识和儒家学者的成就,表达了对知识和学术的尊重。此外,诗人还通过描写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客人的愉快情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友情的赞美,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