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却布裤休脱裤,力作任从泥淖污。
去年徵租遗拷瘢,露见恐教儿女怖。
脱却布裤休脱裤。
注释:
禽言六首 其三脱却布裤休脱裤,力作任从泥淖污。
去年徵租遗拷瘢,露见恐教儿女怖。
脱却布裤休脱裤。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禽言六首》中的第三首。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贫困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我们来看第一句:“脱却布裤休脱裤”。这里,“布裤”指的是贫穷人的生活用具,而“脱却”则表示抛弃、放弃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贫穷的人已经放弃了穿布裤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让他们更加贫穷。
我们看到第二句:“力作任从泥淖污”。这里的“力作”指的是勤劳工作,而“泥淖”则是泥泞的地方,容易让人陷进去。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努力工作但仍然无法摆脱贫困的人们深深的同情。他们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是仍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自己的劳动被泥泞所污染。
我们看到第三句:“去年徵租遗拷瘢”。这里的“徵租”指的是征收租税,而“拷瘢”则是古代刑罚的一种,用火烤灼犯人的肌肤以惩罚。这句诗描绘了农民们因为欠税而产生的痛苦经历。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压力,这种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啊。
我们看到第四句:“露见恐教儿女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露水出现在他们的身上,恐怕会吓到孩子们,使他们感到害怕。这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纯真无邪的心灵的深深关怀,他希望这些贫困的人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再让他们的孩子受到这样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描绘贫困人们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