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携客扣松关,今古兴怀俯仰间。
花落花开俱是幻,老僧长对白云闲。
【注】春深:春天来临。携客:带领客人。扣松关:叩响山寺的木门(“关”是门的意思,“扣松关”即敲山寺的门)。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罢官归乡期间。诗人登临观音阁,凭栏远眺,心旷神怡,遂题诗以纪之。首联两句写春游观感,颔联两句写对古往今来兴亡盛衰的深沉感慨,颈联两句写老僧对白云的超然物外,尾联两句抒发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
全诗意境清新,风格恬淡,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
春深携客扣松关,今古兴怀俯仰间。
花落花开俱是幻,老僧长对白云闲。
【注】春深:春天来临。携客:带领客人。扣松关:叩响山寺的木门(“关”是门的意思,“扣松关”即敲山寺的门)。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罢官归乡期间。诗人登临观音阁,凭栏远眺,心旷神怡,遂题诗以纪之。首联两句写春游观感,颔联两句写对古往今来兴亡盛衰的深沉感慨,颈联两句写老僧对白云的超然物外,尾联两句抒发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
全诗意境清新,风格恬淡,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
【解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诗人访友时的情景。“故人”,友人。“鸡黍”指家常饮食,古代的酒食,泛指饭菜。“约”,是邀请的意思。“入村微”意思是说诗人在沙路上行走,渐渐进入了山村。 第二联两句写与友人痛饮畅饮,一宵大醉的情景。“清游”,意为清雅的游乐。“两日归”,意指与朋友共度了两日的光阴。 第三联两句写诗人与友人游玩归来后的所见所感。“古松”,指老松树。“修竹”,是指竹子修长挺拔的样子。“映山扉”
诗句释义: 1. 山影横溪夕照微 - 描述了夕阳斜照,山脉的影子横卧在溪流旁。夕阳的微弱光芒让整个场景看起来更加幽静。 2. 数声清磬隔溪西 - 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磬声,它们从溪的西边传来,增添了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感。 3. 石门晴雪落松响 - 描述的是冬天的景象,阳光照射在雪白的石头上,雪花落在松树上发出响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冬日画面。 4. 沙岛寒云压竹低 - 描述了一幅寒冷的冬景画卷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早行: 描述了作者早晨出行的情形,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 1. 王事匆匆每计程: 描述了作者因公务繁忙而频繁地计算行程。"王事"指的是朝廷的公事,"匆匆"表示匆忙,"计程"则是指计划旅程的距离或时间。这一句反映了作者为了公务忙碌奔波的状态。 2. 疏钟未动促前征: "疏钟"可能指的是远处传来的钟声,"未动"表示钟声尚未响起,暗示着时间的紧迫
雨晴游洞宫山坐间复雨神仙台观翳岚霏,金鼎丹成草木辉。 潭静毒龙依石卧,山寒孤鹤伴云飞。 半帘暝色松杉静,一箸春香笋蕨肥。 俗事累人催白发,来游此地澹忘归。 注释: 1. 雨晴游洞宫山坐间复雨:在晴朗的日子里游览洞宫山,中间又下起了雨。 2. 神仙台观翳岚霏:神仙台观被云雾缭绕。 3. 金鼎丹成草木辉:用金色的鼎炼成了丹药,草木因此显得光辉。 4. 潭静毒龙依石卧:潭水清澈平静,毒龙依着石头休息
【诗句】 十年为客任东西,又御篮舆过竹溪。雨歇野田双鹭下,月残村店一鸡啼。解囊沽酒酬新债,即景成诗续旧题。记得西堂寻短梦,池塘春草绿初齐。 【译文】 十年为客任东西漂泊不定,再次坐上小车经过竹溪。雨停后在野田间看到成双的鹭鸶,月亮残时村里有一家店铺里传来鸡啼声。解下钱包买酒来偿还新欠的债务,趁着眼前景色写成了诗歌继续旧题。记得曾经在西堂寻找过梦境般的美好时光,那时池边春草刚长出嫩芽翠色初显。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东邻离别恨依依:描述了与邻居的别离之情,依依不舍。 2. 我欲甘贫静掩扉:表达了想要过简单生活,安静隐居的愿望。 3. 风送泉声清绕枕:风带来了泉水的声音,声音清澈,仿佛环绕在枕头周围。 4. 云蒸岚翠冷侵衣:形容山间的云雾和树木的颜色,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5. 一春吟对庭花好:整个春天都在欣赏庭院中的花朵,感到愉悦。 6. 几日饥餐野蕨肥:几天来靠吃野蕨充饥
解析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茅庐低小种桑围” - 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使用“低小”和“种桑”两个词汇,突出了一种朴素无华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种桑围”可能指的是围绕住宅的桑树,表明诗人在有限的空间内尝试自给自足。 2. “妻喜蚕收欲上机” - 此句描述了妻子对即将收获蚕茧的喜悦之情。通过“喜”“蚕收”等词,传达出一种丰收在望的乐观情绪,同时暗示着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 3.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砚池香沁墨云干” - 关键词:砚池、香沁、墨云干 - 注释:砚池是指用来研磨墨的砚台,这里指的是砚台里的墨水因香味而变得浓郁。香沁指的是香味四溢,沁入砚台。墨云干形容墨水因浸泡时间过长而变干,形成浓稠的状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沉浸于书写和思考的宁静场景。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砚台和墨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专注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写作的热爱和投入。
【注释】: 维摩高阁起层层:指维摩诘的佛寺。维摩诘,古印度人名,曾为居士,后入佛国,为国王讲经说法,以智慧高超著称,故称“维摩”。 双嶂湿云寒阁雨:指维摩诘寺周围的山峰云雾缭绕,山中寺院在细雨中显得格外幽静。 半岩枯树倒悬藤:指山间岩石上的枯树和藤蔓,它们倒挂在崖壁上,给人一种荒凉、寂寞的感觉。 鹤行松径迎来客:指一只仙鹤在松林小径上行走,引来了客人。 猿坐蒲团伴病僧
诗句解析 1 “空山静夜不分更,睡觉虚窗日影明”: 这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在空旷的山间小屋内醒来,透过窗户看到外面明亮的日光。 2. “应为不才忘仕志,却缘多病见交情”: 此句表达了诗人因自身能力不足而放弃了仕途,同时也反映了他因为疾病而未能与友人共聚的遗憾。 3. “白云自放生前懒,青史谁留死后名”: 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认为白云随风飘荡无需拘束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名山坂上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1. 槿篱断处路微分(槿篱):槿篱是木制的栅栏,用来分隔或保护植物,这里可能指代一种自然分隔或保护作用的屏障。断处:此处表示槿篱已经断开或者被砍伐,导致道路变得支离破碎。 2. 茅屋砧声隔岸闻(茅屋):简陋的小屋,可能是诗人住宿的地方。砧声:古代妇女在缝纫时敲打的砧石声,这里借指劳动的声音。隔岸闻
注释: 远树苍茫夕照低,短篷酤酒泊河西。 王孙归去春无意,莎草含烟绿未齐。 远树苍茫,夕阳西下,天色昏暗;短篷停泊在河西,准备沽酒。 王孙(古代贵胄子弟的代称)归去之后,春天来临也无心欣赏美景;沙草丛中,烟雾缭绕,绿色还未长满。 赏析: 首联写傍晚时分的景色,“远树苍茫”是远景,“夕照低”是近景,远近结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画面。“短篷酤酒”点出主人公身份和此行目的,为下文铺垫。
【题画】 嘉树团阴石径分,数声啼鸟绿阴闻。 桥西有客耽诗癖,买遍青山种白云。 注释: 嘉树团阴石径分,数声啼鸟绿阴闻:嘉树团阴石径分,指树木环绕着石子路,形成一片绿荫。数声啼鸟绿阴闻,形容鸟儿在树荫中鸣叫,声音清晰可闻。 桥西有客耽诗癖,买遍青山种白云:桥西有客耽诗癖,指桥西边有一位喜欢吟诗的人。耽诗癖,指的是酷爱诗词。买遍青山种白云,指他买了很多青山的石头,想要种上白云般的白石
秋夜怀钱舜夫 风雨西窗蟋蟀秋,怀人无寐转添愁。 遥知今夜孤吟处,半壁青灯照白头。 【注释】 1. 西窗:古代的窗户大多朝南或朝西,所以称为西窗。 2. 蟋蟀(xīshuài):一种昆虫,生活在夜间,鸣声如"唧唧"。 3. 怀:思念。 4. 无寐(wúmèi):没有睡眠。 5. 添愁:增加了忧愁。 6. 遥知:远远知道。 7. 孤吟处:独自吟唱的地方。 8. 青灯:青色的灯光。 9. 白头:白发
【注释】 下第:落第,科举考试落选。归后:归来之后。作:写。 牢落:孤独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落第后心情的诗。首句“牢落江湖几度春”是说落第后漂泊在江湖之上,已经度过几个春天了。次句“布衣还是旧时贫”,说明自己依然贫穷,与从前没有两样。第三句“晚凉懒过溪头路”,是说他在傍晚时分懒洋洋地不想经过小溪,因为怕看见那沙鸥讥笑人。末句“只恐沙鸥解笑人”,是说沙鸥既然讥笑人,那就让沙鸥笑话好了
【注释】 蒙蒙:迷蒙,形容山色青翠欲滴。霖雨:久雨不晴,指连绵的细雨。卧龙: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林屋:指晋代道士王烈的别墅——白云山中林屋洞,位于今四川灌县西北。半榻云:谓卧在林屋洞中如在云端。 【赏析】 此诗为陈子昂《感遇·其二》的题画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图卷,并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的忧虑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句“山翠蒙蒙曙欲分”,以朦胧的山色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