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雷阳道,今过电白西。
万山岚气合,一锡瘴烟迷。
末路随蓬累,残生信马蹄。
那堪深树里,处处鹧鸪啼。
【注释】
旧说雷阳道:古时候,雷阳道指今广东省廉江、高州一带。
今过电白西:今天经过电白县的西边。
万山岚气合:万山之间雾气弥漫,云雾缭绕。
一锡瘴烟迷:一片烟雾中瘴气迷漫。
末路随蓬累:末路,指旅途的尽头。蓬,蓬草,这里指蓬草编成的车篷。累,车篷上的绳结。
残生信马蹄:残年余生全凭马蹄。
那堪深树里:哪堪忍受深深的树林里。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从军雷州途中。诗前四句,写路途之险阻;五六两句,写所经之地之荒僻;后面八句,写所居之地之荒凉。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是一首纪行之作。
“旧说雷阳道,今过电白西。”这是诗人入雷州时所写,“雷阳”在今广东省廉江市。《新唐书·地理志》:“电白,故雷州也。”所以诗人初入雷州地界,就感叹“旧说雷阳道”,而今已越过其地,到达“电白西”。这两句看似寻常,其实暗寓着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
颔联:“万山岚气合,一锡瘴烟迷。”描写了雷州的山川风物,表现了旅途的艰险和环境的恶劣。“万山”形容群山之多,“岚气”指山间的雾气,“合”与“迷”都是形容词语,用来形容“岚气”“瘴烟”的浓厚浓密。“锡”即“瘴”,“毒草”、“恶药”之意,“瘴烟”指由毒草产生的烟雾。这里用典,既点出了雷州地处岭南,气候潮湿炎热的特点(岭南有瘴),又暗示了此地的偏僻荒远。
颈联:“末路随蓬累,残生信马蹄。”写行军路上的情形。“末路”,指旅途的尽头,此处指雷州城。“随蓬累”,即随着飘蓬般的车蓬而前行。诗人以“末路”自比,表达了自己前途渺茫的悲凉心情。尾句“残生信马蹄”,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生命将尽的感慨。“信马”是信步而行的意思。“残生”,即残年余生,意谓余下的生命,“马蹄”则是诗人的坐骑。诗人说自己一生奔波劳碌,现在只剩下残年余生,只能任凭马儿的蹄印在尘土中前进。“残生”二字,既写出了自己的衰老,也表明了他对于前途的失望。
尾联:“那堪深树里,处处鹧鸪啼。”这是写诗人在雷州境内的所见所闻。“那堪”,就是哪里能够承受得了的意思。“深树里”,即深山老林里。“鹧鸪啼”,是说鹧鸪鸟在树上啼叫。这句诗意在说:在深山老林里,到处都能听到鹧鸪鸟的叫声,使诗人感到十分凄楚。诗人在这里用“那堪”和“处处”强调了自己所处的凄凉境地。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诗人对于仕途坎坷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描绘雷州的山川风物和旅途经历,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都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