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赤松师授迟,梦中牵引住茅茨。
充闾又识曾孙面,赐杖仍过八帙期。
陶令真陶惟任酒,放翁能放不缘诗。
含情欲问磻溪叟,断送仙凡一钓丝。
注释:
- 黄石赤松师授迟:黄石和赤松是道家传说中的两种仙人,师授指师傅传授。迟,慢,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 梦中牵引住茅茨:梦里牵引,形容梦的奇妙。茅茨,古代房屋的草屋顶。
- 充闾又识曾孙面:充闾,古代祭祀时用的土墙,代表祖先的灵位。曾孙面,指曾孙的面孔。
- 赐杖仍过八帙期:赐杖,给予杖刑,表示惩罚。八帙期,指的是八十日的期限。
- 陶令真陶惟任酒:陶令,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田园。唯任酒,意思是只喝酒不问世事。
- 放翁能放不缘诗:放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诗人。能放不缘诗,意思是能够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 含情欲问磻溪叟:含情欲问,内心充满情感想要询问。磻溪叟,指姜太公(吕尚)钓鱼的地方,传说他在这里隐居,后来成为周文王的老师。
- 断送仙凡一钓丝:断送,比喻结束、断绝。仙凡一钓丝,指姜太公在磻溪垂钓时的一钓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画中人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艺术和自然的感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第一句“黄石赤松师授迟,梦中牵引住茅茨”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黄石和赤松是道家传说中的仙人,他们被后人奉为神仙,而师授则暗示了他们的高深技艺。迟,意味着时间流逝,让人感叹人生短暂。梦中牵引住茅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充闾又识曾孙面,赐杖仍过八帙期”进一步描绘了画中人物的身份。充闾,古代祭祀时用的土墙,代表祖先的灵位。曾孙面,指曾孙的面孔。赐杖仍过八帙期,则意味着画中的人物曾经受过刑罚,但如今已经过了八十天的期限。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三句“陶令真陶惟任酒,放翁能放不缘诗”转向对诗人自身的思考。陶令真陶惟任酒,意指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他只饮酒不问世事。放翁能放不缘诗,则是说陆游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诗歌束缚。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位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含情欲问磻溪叟,断送仙凡一钓丝”将画面拉回到现实中。含情欲问磻溪叟,表达了内心的渴望与疑惑。断送仙凡一钓丝,则是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可能会面临困难和挫折。这两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整首诗以绘画为载体,通过对画面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艺术和自然的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