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论文傍紫微,碧桐丹棘共菲菲。
青宫进讲恩常并,玉殿含香愿不违。
道在师儒身渐达,人归启沃事全稀。
遥瞻寿域开天阙,却诧文星在近畿。
【注释】
忆昔论文傍紫微:回想当年我与李德裕论学,就在皇宫的西侧。
碧桐丹棘共菲菲:在皇宫西边,有一棵梧桐树和一株枣树,它们都是绿色的。
青宫进讲恩常并:在皇宫的东面是青宫,我在青宫讲学,皇帝总是赐我恩惠。
玉殿含香愿不违:皇帝在玉殿中讲学,香气四溢,而我的愿望是不违背。
道在师儒身渐达:我明白了道理,学问逐渐提高。
人归启沃事全稀:人们都回归到了我的身边,帮我解决疑惑的事很少了。
遥瞻寿域开天阙:远远地仰望那遥远的天地间。
却诧文星在近畿:却又惊讶地发现文人之星出现在了近处。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早年与李德裕论学的往事,表达了对李氏的深厚情谊。
首联“忆昔论文傍紫微,碧桐丹棘共菲菲”,回忆起当年在皇宫西边,有一棵梧桐树和一株枣树,都是绿色的。诗人回忆起他们一起研究学问、谈论政事的情景。
颔联“青宫进讲恩常并,玉殿含香愿不违”,回忆了在青宫讲学时,皇帝总是赏赐他恩惠的情景。而诗人也常常希望皇帝能遵循自己的教诲,不要违背。
颈联“道在师儒身渐达,人归启沃事全稀”,诗人明白这个道理后,学问逐渐提高。同时,他也发现,人们都回归到了他的身边,帮他解决疑惑的事很少了。
尾联“遥瞻寿域开天阙,却诧文星在近畿”则描绘出一幅宏伟的画面,诗人站在远处仰望那遥远的天地间,又惊讶地发现文人之星出现在了近处。
此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李氏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朝廷政治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