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俗淳庞百好空,我来开社少人同。
春来耕凿王民后,老去衣冠圣泽中。
翻笑乡音咻众楚,却沽村酒似新丰。
月明乌雀桥边路,照见柴车鹤发翁。
【注释】
淳:质朴、淳厚。百好空:百事皆空。王民:百姓,老百姓。衣冠:指官员。咻众楚:喧噪众楚人。新丰:地名,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
【赏析】
《闻京师建社二首》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二首,这是第二首。第一首写自己远离故乡,在长安作官的艰辛和寂寞。此诗与第一首一起合读,就可以看出诗人因思念家乡而写的两首思归之作。本诗为其中第二首。
首句“古俗淳庞百好空”中“古俗淳庞”四字,概括了唐初社会风气之淳良。“淳庞”,淳朴宽厚的意思。这句说:淳朴敦厚的风俗淳厚美好,但如今却一无所得,空有其名。“我来开社少人同”,这里所说的“我来开社”是指诗人自号“无可”。据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贾岛字浪仙,元和十年进士擢第。授长江主簿。时京兆尹李愿为集贤殿正字日,以天下清宴,召诸文士赋诗。时无可自号无可子,亦预焉。时李侍御善饮微醉,引无可对酒,命乐童歌《百年歌》,唱曰:‘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无可援笔立成七韵。李公大惊,遂命岛续之。岛曰:‘坐中各有一般才,我辈除却陈三愿。’‘三愿’者,一愿识尽天下字,二愿读尽人间书,三愿穷尽海下景。岛又援笔立成八韵,李公复大喜,即日携至中书门下。时郑余庆侍郎、李珏侍郎、萧俯侍郎、段文昌郎中咸在坐,皆称善。于是岛遂知名。”从这段记载可知,“来开社”是指诗人参加李愿主持的“新制举后进士游城南曲江序宴”。诗人参加这次宴会,是因为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及第,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春来耕凿王民后,老去衣冠圣泽中。”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到来的时候,农民们开始耕种;到了老年,我穿着华丽的官服,享受着圣明皇帝的恩泽。“王民”指的是老百姓,“耕凿”,指农事耕作。“衣冠”指官吏。“圣泽”,指皇帝恩泽。这句说的是诗人在京城做官,生活安逸优裕,享受着皇帝的恩典。
“翻笑乡音咻众楚,却沽村酒似新丰。”两句的意思是:听到乡音的人都会笑我是乡下人;我却到村里买酒,就像到新丰市买酒一样。“乡音”指方言土音,“咻”同“嗤”。这句说的是诗人听到乡音的人会嘲笑他是一个乡巴佬,但他却像到新丰买酒一样地到村里买酒喝。“新丰”,今西安西北郊,唐代曾设坊市,居民多来自西域,故称“新丰人”。这句说的是诗人虽然受到别人的讥笑,但还是照样饮酒。
“月明乌雀桥边路,照见柴车鹤发翁。”两句的意思是:月亮明亮的时候,我走过乌雀桥边的道路;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骑着车子经过。乌雀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东南。据《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五记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萧相国追韩信于蓝田北阪,信败死于此,筑台以葬之。”乌雀桥因此而得名。这里的乌雀桥应该就是长安县东南的乌雀桥。这首诗最后两句是写自己在长安城过夜时的情景。诗人走到乌雀桥边时,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骑着车子经过。
【译文】
古代民俗淳朴宽厚,百好皆空。如今来到京城,只有我一个人与大家不同。春回大地,农民开始耕种,而我则已年老色衰,身居官位,享受圣明皇帝的恩泽。
我听到乡音的人都会笑我是乡下人!我却到村里买酒喝,就像到新丰市买酒一样!
月亮明朗的时候,我走过乌雀桥边的道路;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骑着车子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