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梅花玉雪神,移栽山舍伴清真。
不惟劲节陪残岁,更有新香送故人。
玉堂学士才如海,天目高僧妙脱尘。
试折一枝相问讯,百篇高兴不胜春。
【注释】
江上梅花玉雪神: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晶莹似雪。
移栽山舍伴清真:把移植的梅花移到山中小屋,陪伴着高洁的品格。
不惟劲节陪残岁:只有梅花的枝干挺拔,与岁月相伴。
更有新香送故人:还有梅花散发出的香气送给离人。
玉堂学士才如海:翰林学士才华如同汪洋大海。
天目高僧妙脱尘:天目山的和尚聪明绝顶,脱离了红尘的束缚。
试折一枝相问讯:试着折下一枝梅花问候朋友。
百篇高兴不胜春:读百篇好诗,心情愉快,快乐得胜于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赞美梅花的同时,也在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江上梅花玉雪神,移栽山舍伴清真”两句写梅,先从其外形说起。“玉雪”,是说梅花白里透红。“玉”字用得极好,既指梅之洁白,又暗喻人的高洁品格。“移栽山舍”三字,将梅花与诗人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清雅脱俗的人和一片清香扑鼻的梅花。这两句是第一层,也是全诗的主脑。颔联“不惟劲节陪残岁,更有新香送故人”写景抒情。“劲节”,比喻人的刚正品质。“陪”,同“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梅树的枝干虽然不屈,却能与岁月为伍;梅花的清香不但自己散发,还飘到远方赠给离别的友人。“陪”,“伴”,都是陪伴的意思。“残岁”,即残年,这里指岁月已晚,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年老体衰。这两句是第二层,也是全诗的次主脑。颈联“玉堂学士才如海,天目高僧妙脱尘”是写人,赞美人才,同时暗寓了自己的怀才不遇的伤感。“玉堂”,古代称翰林院或中书省为玉堂,这里是借以表示官位。“高僧”,指天目山中的僧侣,“天目”是山名。“妙脱尘”,意思是摆脱世俗的烦恼。“脱尘”二字,既是对高僧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这两句是第三层,也是全诗的重点,是尾联的铺垫,为尾联作好了铺垫。尾联“试折一枝相问讯,百篇高兴不胜春”则是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相问讯”,即互问寒暄,是古时书信往来的一种礼节。这两句是尾联,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层意思,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两句是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自况。“试折一枝”,就是想折一枝梅花来问候远别的友人,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百篇高兴不胜春”,意思是读了一百篇文章,感到非常高兴,好像比春天还要美好。“不胜”,即无法承受,形容感情过于激动。这两句是尾联,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层意思,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优美而耐人寻味,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