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常高枕,蘧蘧梦亦安。
鸟飞天向曙,江静阁疑寒。
盥栉时都懒,琴书日自欢。
起看墙外竹,碧色自檀栾。
【注释】
①一榻:指卧榻。高枕:安枕,即高枕无忧,意谓安心睡眠。蘧蘧:形容睡得不安稳的样子。梦亦安:意思是说睡得很好,心里很安静。
②鸟飞天向曙,江静阁疑寒:鸟儿在黎明时飞向天空,江水在寂静中似乎有些寒冷。
③盥栉:洗漱梳洗。时都懒:总是懒得起来。琴书:指琴和书籍。自欢:自己觉得快乐。
④起看:起身观看。墙外竹:院墙外的竹子。檀栾:颜色深红,这里指竹子的颜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全诗以“园居”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首句“一榻常高枕”,描绘了诗人安逸的睡眠状态,表现了一种宁静致远、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第二句“蘧蘧梦亦安”,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安宁和舒适。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第三、四句“鸟飞天向曙,江静阁疑寒”,描绘了诗人在清晨醒来后看到的美景。鸟儿在天边飞翔,江水在寂静中显得有些冷清,这些细节的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赞美。
第五句“盥栉时都懒,琴书日自欢”。这里的“盥栉”指的是洗漱梳洗,而“琴书”则是指琴和书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琐碎事务的淡然处之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琴书阅读的热爱。他通过这种方式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第六句“起看墙外竹,碧色自檀栾”,描绘了诗人起床后所见到的情景。墙上的竹子青翠欲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