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吾将老,何妨日闭关。
物随时共适,心与世俱闲。
乱水皆通海,疏林不碍山。
幽栖惬真性,渐喜鬓毛斑。
【注释】:
丘壑吾将老,何妨日闭关。丘壑吾将老,何妨日闭关。何妨日闭关。丘壑:指山水田园,泛指隐居之所。丘:山。壑:山沟。吾将老:我将要老了。何妨:有何妨害、何必担忧之意。日:每天。关:门。
物随时共适,心与世俱闲。物随时共适,心与世俱闲。物随:万物随着。时:四季变化,时光流转。共适:共处得宜,即和谐相处。心与世俱闲:心和世间都安闲自在。
乱水皆通海,疏林不碍山。乱水皆通海,疏林不碍山。乱水:纵横交错的流水。皆:全。通:通向。海:大海。疏林:稀疏的树林。不碍:不受妨碍。
幽栖惬真性,渐喜鬓毛斑。幽栖惬真性,渐喜鬓毛斑。幽居:深居简出,清静独处的生活。惬:满足、惬意。真性:本真性情。渐:逐渐。喜:喜爱、喜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在深山中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丘壑吾将老,何妨日闭关”,描绘了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状态,他选择在山林中度过余生,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丘壑”指的是山水田园,泛指隐居之所,而“吾将老”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晚年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次句“物随时共适,心与世俱闲”,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心态。他认为万物都应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和谐相处,自己的心灵也应该与世间保持安闲自在的状态。这里的“心与世俱闲”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第三句“乱水皆通海,疏林不碍山”,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他认为纵横交错的流水就像大海一般宽广无垠,稀疏的树林也不会阻碍山峰的壮丽。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为诗人提供了优美的背景,也使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魅力。
最后一句“幽栖惬真性,渐喜鬓毛斑”,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受和体会。他认为在这样的生活中能够尽情享受自然之美,从而感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他也感叹岁月如梭,自己的头发渐渐花白,这种感慨之中又蕴含着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和珍惜。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