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痾坐情累,削迹离故家。
届兹仲如月,气候清且嘉。
迢迢紫云洞,渺渺天一涯。
寻壑滞瀑流,攀岑悟灵芽。
千峰递生态,百草互吐葩。
周览荡节物,况乃凌紫霞。
神仙仿佛遇,导我营丹砂。
丹砂未易营,缁鬓早已华。
神理寓隐颐,时变增感嗟。
至人有逸念,存形非所多。
宿石竹岩
寝疴坐情累,削迹离故家。
届兹仲如月,气候清且嘉。
迢迢紫云洞,渺渺天一涯。
寻壑滞瀑流,攀岑悟灵芽。
千峰递生态,百草互吐葩。
周览荡节物,况乃凌紫霞。
神仙仿佛遇,导我营丹砂。
丹砂未易营,缁鬓早已华。
神理寓隐颐,时变增感嗟。
至人有逸念,存形非所多。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竹岩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认识。
“寝疴坐情累”一句,描述了作者因疾病而感到身心疲惫,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削迹离故家”一句,表达了作者离开旧居,远离家乡的无奈。
“届兹仲如月,气候清且嘉”两句,描绘了石竹岩的美景,月光下的山水显得清新宜人。
接下来的“迢迢紫云洞,渺渺天一涯”两句,描述了石竹岩中的紫云洞,如同仙境一般。
“寻壑滞瀑流,攀岑悟灵芽”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山中追寻瀑布和寻找灵芽的旅程。
“千峰递生态,百草互吐葩”两句,描述了山上的景色和百草的美丽。
“周览荡节物,况乃凌紫霞”两句,表达了作者游览石竹岩时的豪情壮志。
“神仙仿佛遇,导我营丹砂”两句,描述了作者仿佛遇见神仙,并受到他们的启发,想要修炼成仙。
“丹砂未易营,缁鬓早已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修炼成仙的感慨,认为自己已经年老色衰,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追求长生不老。
这首诗以石竹岩为背景,通过描述作者在石竹岩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