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岧三神山,郁郁山上木。
丛株糁古雪,云际守幽独。
附枝中梁桷,匠石岂不欲。
寓形万仞冈,沆瀣空中浴。
其名曰冥灵,千春葆芳躅。
桂树亦葳蕤,乃有斧斤辱。
【注释】:岧(yáo)——高耸。三神山:神话中昆仑山有三大高峰,名瑶台、方丈、瀛洲。郁郁山上木:山上树木郁茂。丛株糁古雪:树丛中点缀着洁白的积雪,如玉一般,映衬着山的苍翠。“糁”是点缀的意思。云际守幽独:云层之上独自守候着。“冥灵”:指三神山。“芳躅(zhú)”,美名,好名声。“桂树亦葳蕤(wēiruí),乃有斧斤辱”:桂枝也繁盛地生长着,却遭到砍伐。
【赏析】: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作者周朴在长安为官时,结识了一个叫用宾的青年,并送他归乡。周朴对这小伙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家乡好好干一番事业。诗中以赞美三神山来勉励友人,希望其能像三山一样高大,成为人世间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