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子习巴唱,佳人奏阳春。
怀仁出湘浦,信美乃寡伦。
心期不自媚,持以奉明君。
上弦协凤吹,下弦泣鬼神。
边地霜霰繁,刚风凛以辛。
但恐变商徵,指诘不得伸。
踌躇广庑下,此意难重陈。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一句的字数、结构以及韵脚都遵循了古代诗歌的格式要求。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俚子习巴唱,佳人奏阳春。
译文:“普通人学习巴渝的歌声,佳人在演奏着春天的乐曲。”
注释:“俚子”指普通民众,“巴渝”是中国古代一种地方民歌风格。“佳人”指美女,“阳春”通常指美好的春天,这里可能指的是春天的乐曲。怀仁出湘浦,信美乃寡伦。
译文:“怀着仁慈之心从湘浦走出,美好的德行却显得与众不同。”
注释:“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湘浦”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泛指某地。“信美”表示美好,“寡伦”则意味着独特或与众不同。心期不自媚,持以奉明君。
译文:“我的内心并不迎合谄媚,而是坚持忠诚地献给明君。”
注释:“心期”即内心的期待或信仰,“自媚”意为自我讨好,“明君”指的是贤明的君主。上弦协凤吹,下弦泣鬼神。
译文:“上弦之月与风共舞,下弦则让人落泪感动神灵。”
注释:“上弦”和“下弦”是指月亮的两种状态,“风”在这里指代自然界的力量,“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泣鬼神”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边地霜霰繁,刚风凛以辛。
译文:“边境之地霜雪纷飞,刚强之风带着寒意。”
注释:“霜霰”即霜花与雪花的结合,“刚风”即冷风,“凛以辛”形容寒冷而刺骨。但恐变商徵,指诘不得伸。
译文:“只怕变化成商音徵调,我的指斥就无法得到伸张。”
注释:“商徵”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五声调式之一,“指诘”指指责或抱怨,“不得伸”表示无法得到支持或回应。踌躇广庑下,此意难重陈。
译文:“在广阔的殿堂之下徘徊犹豫,这份心意难以再次提起。”
注释:“踌躇”指犹豫不决,“广庑”可能是指宽广的大厅或庭院,“此意”指之前的想法或意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对君王敬畏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复杂性。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巴渝”的民歌与“阳春”的乐曲相对比,表现了民间艺术的美好;同时,也用“上弦”“下弦”来比喻不同时间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