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清亭子对群峰,地迥能招万里风。
八月商声疏病叶,满城暝色起寒蛩。
身孤旧国翻成客,世短长年是恼公。
拟把衰容向山月,婵娟犹在乱云中。

这首诗是一首咏亭的诗,全诗共六句,每句都富有意象和意境。

第一句“迟清亭子对群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景色。诗人在亭子中俯瞰着周围的山脉,山峦叠嶂,气势磅礴。这里用“迟清”来形容亭子的风格和氛围,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地迥能招万里风”,进一步描绘了亭子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这里指的是亭子位于地势较高,远离尘嚣的地方。在这里,风可以吹遍千里,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三句“八月商声疏病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的“八旽”是指农历八月,此时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诗人通过“商声”来表达秋天的凉意和落叶的声音,而“疏病叶”则形象地描绘出秋风中的树叶摇曳、飘落的情景。

第四句“满城暝色起寒蛩”,描绘了夜晚的城市景象。这里的“暝色”指的是夜晚的天空,呈现出一片昏暗、朦胧的景色。而“寒蛩”则是指蟋蟀,它们在夜晚发出凄切的鸣叫,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第五句“身孤旧国翻成客,世短长年是恼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身世和世事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异乡,如同一个漂泊的游子,失去了故乡的记忆。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第六句“拟把衰容向山月,婵娟犹在乱云中”,则是诗人以月亮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衰容”指的是衰老的身体和容貌,而“向山月”则是一种寄托和期盼。诗人希望自己的心境能够像明亮的月亮一样,即使在乌云密布的夜晚也能保持光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亭子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情感画卷。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深远的境地。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