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伏枕莺可怜,病起野池明白莲。
偶尔梳头出城郭,便应看竹到西禅。
天晴求食鸟双下,日午闭门僧独眠。
明发螺江有行役,红尘白雁异风烟。
【注释】
病起步西禅:病起,即病愈。步,行走;西禅,指寺庙、寺院。
一春伏枕莺可怜:一个春天,躺在床上,只能听见窗外的黄莺叫声。
野池明白莲:明,通“晴”,晴朗;白莲,白色莲花。
梳头出城郭:梳头,洗头。
看竹到西禅:看,观赏。
天晴求食鸟双下:晴天,天气放晴的时候,鸟儿都飞下来觅食。
闭门僧独眠:闭门,关闭门窗睡觉。僧,僧人。
红尘白雁异风烟:红尘,指人世间的世俗;白雁,白色的大雁。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病愈后,重登西禅寺所见所感。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联“一春伏枕莺可怜,病起野池明白莲”,写诗人久卧病床,心情郁闷,只听到黄莺的鸣叫,看到窗外的荷花开放。这几句诗,既表现了诗人长期卧床时的心境,又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观察。
颔联“偶尔梳头出城郭,便应看竹到西禅”,写诗人从床上起来,走到城外,看到了满城的竹林,于是决定去西禅寺参观一下。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又写出了他对佛家的向往。
颈联“天晴求食鸟双下,日午闭门僧独眠”,“日午”即中午的意思。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在中午时刻所看到的景象,也写出了他在此时此地的心情和感受。
尾联“明发螺江有行役,红尘白雁异风烟”,写诗人明天就要出发去螺江(今广东惠来县)办事。这两句诗,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