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昏见秋月,耿耿即西倾。
河汉留光景,关山入杳冥。
众星森北向,一鸟浩南征。
莫遣微云起,渠能秽太清。
秋月
初昏见秋月,耿耿即西倾。
河汉留光景,关山入杳冥。
众星森北向,一鸟浩南征。
莫遣微云起,渠能秽太清。
注释:
秋月:指秋天的月亮。
初昏:黄昏时分。
见:看见。
耿耿:明亮的样子。
即:立即,马上。
西倾:指西方的山峰。
河汉:银河。
留光:留下光芒。
景:景色。
杳冥:深幽。
北向:北方。
一鸟:一只鸟。
浩:大。
南征:向南飞去。
莫遣:不要派遣。
微云:淡淡的云气。
秽:玷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人民和时代的忧虑与担忧之情。
首句“初昏见秋月”,诗人在黄昏时分看到秋天的月亮,明亮的月亮映照出一片寂静而深沉的天空。“耿耿”一词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给人以光明和希望的感觉。
接下来两句“即西倾”和“河汉留光景”,诗人将目光转向西方,看到了银河中留下的光影,这光影犹如一条长长的河流,流淌在夜空中,显得格外神秘而壮丽。
第三四句“关山入杳冥”,“关山”指的是险峻的山川,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而“入杳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深度,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深邃而神秘的氛围之中。
接下来的五至八句“众星森北向,一鸟浩南征。”,诗人观察到天空中的星星都朝向北方,而一只鸟儿则向南飞翔。这里的“森”字形象地描绘出星星繁多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而“浩”则表达了鸟儿飞翔时所展现出的力量与自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莫遣微云起,渠能秽太清。”是整首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对现实状况的深刻思考。他告诫人们不要让微云出现,否则它将玷污整个天空的清明。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视,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社会现状的担忧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