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好乔木,远影郁婆娑。
桂树青霄上,桃花骇浪多。
高峰回日月,大地涌星河。
近阅篁墩谱,燕山岂啻过。

【注释】

  1. 题程时言侍御和溪谱:程时言,名不详。侍御,官名,指翰林侍读。和溪,即王和之。
  2. 君家好乔木:你家住着高大的树。
  3. 远影郁婆娑:远看影子摇曳不定,好像在跳舞。
  4. 桂树青霄上:桂花树生长在高高的天上。
  5. 桃花骇浪多:桃花像波浪一样汹涌。
  6. 高峰回日月:山峰高耸,可以反射太阳月亮。
  7. 大地涌星河:大地仿佛被银河淹没。
  8. 近阅篁墩谱:最近阅读《篁墩赋》。篁墩,地名。
  9. 燕山岂啻过:燕山难道不是比过去更高大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诗中描绘了高大的树木、桂花树、桃花、山峰、银河等景物。其中“君家”是作者的自称,表示对友人的尊敬。整首诗意境优美,画面宏大壮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一句“君家好乔木”,通过赞美朋友家的大树,表达了对友人家庭环境的欣赏。大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高瞻远瞩的品质,因此这里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长存。

第二句“远影郁婆娑”,描绘了远处树木的影子在风中摇曳不定的美丽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树木的壮观和生命力。

第三句“桂树青霄上”,通过“青霄”一词,将桂花树描绘成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存在,强调了桂花树的独特魅力和高贵气质。

第四句“桃花骇浪多”,将桃花与海浪相比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盛开时的壮观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第五句“高峰回日月”,以山峰的高耸入云为比喻,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壮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第六句“大地涌星河”,将大地比作一片璀璨耀眼的银河,形象地展现了大地的辽阔与美丽。这种比喻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最后两句“近阅篁墩谱,燕山岂啻过”,通过对《篁墩赋》的欣赏,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这里的“过”字,不仅指超越、胜过的意思,还包含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也为整首诗增色不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