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终自洁,禄仕暂栖迟。
混世名为佛,修身早得师。
儿童送我意,俯仰别君时。
何日长安市,相过筇一枝。

梁日孚

梁鸿终自洁,禄仕暂栖迟。

混世名为佛,修身早得师。

儿童送我意,俯仰别君时。

何日长安市,相过筇一枝。

注释:
梁鸿:东汉时期的著名士人,以清高自居,不受世俗名利的诱惑。
禄仕:指做官,获得俸禄和职位。
混世之名:指在世上混日子,不做实事,不追求高远目标。
修身:指修炼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修养。
早得师:早有老师,即早年就找到了人生的导师。
儿童:这里指的是梁鸿的孩子们,他们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
俯仰别君时:意思是看着你走(离开)的时候,我低头弯腰告别。
何日长安市: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当时的首都),到市场上去看望你。
筇枝:筇竹制作的拐杖,这里用来表示梁鸿的身体已经不如以前,需要拄着它行走。
赏析:
这首诗是梁日孚对梁鸿的怀念之作。梁鸿是一位清高自居、不受世俗名利诱惑的士人,但他的生活却受到了一些困扰。他的孩子们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因为梁鸿的清高,他们无法直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而梁鸿本人也因为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追求,过着混世的日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的前两句“梁鸿终自洁,禄仕暂栖迟”表达了梁鸿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清高品质,不受世俗的干扰。然而,由于生活的困境,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追求,过着混世的日子。这里的“禄仕”指的就是做官,获得俸禄和职位。而“栖迟”则是指暂时停留、不急不躁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混世名为佛,修身早得师”则是诗人对梁鸿的一种赞美。他认为梁鸿虽然在社会上混迹,但他的精神境界却如同一位真正的佛祖,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清高品质,不被世俗所染。同时,他也是一位早早就找到了人生导师的人,因为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名利所动。
第三句“儿童送我意,俯仰别君时”描绘了梁鸿孩子们对他的深情厚谊。他们的离去充满了不舍和遗憾,因为他们不能直接表达对梁鸿的思念之情,只能通过送他一根竹杖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他的关心和牵挂。而“俯仰别君时”则形容了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梁鸿的情景。
最后两句“何日长安市,相过筇一枝”表达了诗人对梁鸿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长安,回到那个曾经一起生活的地方,去看望他的老朋友。而“相过”则是一种亲切的问候,表达了他对梁鸿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梁鸿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清高品质和高尚精神。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梁鸿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他的尊敬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