㶁㶁中泠水,东游与散愁。
楼台通海雾,岁月送江流。
好事怜司马,逃空想惠休。
献花缘尚浅,心折过扬州。

诗句输出:

㶁㶁中泠水,东游与散愁。
译文注释:清澈的江水在山谷中回荡着,我随着水流向东游览,以排解心中的忧愁。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水的声音和流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欣赏。

楼台通海雾,岁月送江流。
译文注释:高楼的亭台与海雾相连,岁月在江水中流逝。
作品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好事怜司马,逃空想惠休。
译文注释:有好事者同情司马光,想要效仿他隐居的生活。
作品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献花缘尚浅,心折过扬州。
译文注释:虽然献花的心意还不成熟,但我已经深深折服于扬州的美丽景色。
作品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扬州风景的赞美和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逐句释义:

  1. “㶁㶁”形容江水的流动声,”中泠水”是地名,这里指江水在山谷中的回响;”东游”指向东游览,”与散愁”则是指通过游览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2. “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通海雾”则是指这些建筑与海雾相连,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岁月”指时间,在这里用来比喻江水的流逝。
  3. “好事”可能是指那些关心时政、有志于改革的人;”怜”意为同情、怜悯;”司马”通常指代司马光,这里可能是指诗人仰慕他的品格或成就;”逃空”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自由;”想惠休”则是想象古代高僧惠休(据说曾隐居在无锡)的生活方式。
  4. “献花”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象征,意指献出自己的一片心意或努力;”缘尚浅”可能是指这种奉献尚未达到成熟或完善的地步;”心折”表示被深深打动或折服,这里用来形容对扬州美丽景色的赞叹;”过扬州”则是指去过扬州,或者通过扬州这个意象来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郑善夫作为一位官员,在公务之余,选择到金山游玩,并写下了这首纪游诗。通过对金山的描述,展现了其山水之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好事”和“司马”,分别指向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司马光,以及传说中隐居于无锡惠山的名士惠休,体现了诗人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远离尘嚣、寻求精神自由生活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