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丝縆枯桐,繁声间宫徵。
谁知伯牙心,悠悠在山水。
贤哉钟子期,风流今已矣。
所恨听者稀,浮埃掩髹几。
为君重拂拭,试将一调指。
而我亦因君,净洗筝琶耳。
古人虽云远,此心良可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素丝縆枯桐,繁声间宫徵。” —— 用素丝缠绕在枯桐上,发出悠扬的声音,就像宫徵之间相互交织。
  • “谁知伯牙心,悠悠在山水。” —— 谁能想到伯牙的心呢,他的心就像那山水一样遥远而深沉。
  • “贤哉钟子期,风流今已矣。” —— 多么贤明啊,钟子期的风度已经不复存在了。
  • “所恨听者稀,浮埃掩髹几。” —— 我唯一遗憾的是,能听懂我曲子的人很少,就如同浮尘掩盖了漆几一样。
  • “为君重拂拭,试将一调指。” —— 为了你,我愿意再次拂拭琴弦,为你弹奏一曲吧。
  • “而我亦因君,净洗筝琶耳。” —— 我也因此因你,让我的筝琶得以洗净尘埃。
  • “古人虽云远,此心良可拟。” —— 古人虽然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我的心意却可以与之相比。

注释:

  • 素丝:白色的丝线。
  • 縆:缠绕。
  • 枯桐:枯萎的桐树。
  • 间宫徵:宫徵之间相互交织。
  • 伯牙心:比喻知音之心。
  • 山水:比喻知音之情。
  • 贤哉:贤明。
  • 钟子期:钟离春,传说中的人物。
  • 风流:风度。
  • 浮埃:浮尘。
  • 髹几:漆制的桌几。
  • 重拂拭:再次拂拭。
  • 一调指:一曲。
  • 我亦:我也会。
  • 因君:因为您。
  • 古人:指古代的知音。
  • 良:很,非常。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知音难求、友谊深厚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与知音相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