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人具曰予圣,乌能辨雄雌。
所以古达人,一哂皆孩之。
遐想鸿荒前,衣服乃毛皮。
凿窍混沌死,吾将杜德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感遇·其六》的一部分。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第一句”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这也是一种是非观念,它也是一个是非观念。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是非观念都是主观的,没有绝对的真理。
- 第二句”人具曰予圣,乌能辨雄雌”:人们都说我是圣人,我怎么分辨谁是真正的雄雌呢?这里的”雄雌”指的是贤人和愚人、善者和恶者。李白在这里表达了他的困惑和无奈,他既被认为是圣人,又无法分辨谁是真正的贤人。
- 第三句”所以古达人,一哂皆孩之”:所以古代的智者,一笑就能看穿一切,都能把孩子看待。这里的”古达人”是指那些智慧超群的人,他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对世事有深刻的理解。
- 第四句”遐想鸿荒前,衣服乃毛皮”:我在想象远古的时候,那时的衣服还是毛皮制成的。这句话表达了李白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他看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
- 第五句”凿窍混沌死,吾将杜德机”:我想到了凿开混沌世界的那个时刻,我将要停止这种无谓的智慧。这里的”混沌”是指宇宙的起源,”凿窍”则是指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李白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探索世界的厌倦,他认为这种探索是徒劳的,应该停止。
整体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于人类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他用“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来表达相对主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是非观念都是主观的,没有绝对的真理。接着,他又用“人具曰予圣,乌能辨雄雌”来表达他的困惑和无奈,他既被认为是圣人,又无法分辨谁是真正的贤人。然后,他通过“所以古达人,一哂皆孩之”来表达对古代智者的赞美,他们认为一切皆有定论,无需再费心去分辨真假。最后,他以“遐想鸿荒前,衣服乃毛皮”来表达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他认为人类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而“凿窍混沌死,吾将杜德机”更是表达了他对探索世界的厌倦,他认为这种探索是徒劳的,应该停止。整首诗充满了哲学意味和人生哲理,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