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期报国,不为一微官。
愿学莱芜甑,毋忘苜蓿盘。
征徭诸洞急,矿税几家残。
无限烹鲜意,循良在静安。
【注释】
丈夫:男子。期:希望,期望。一微官:一点小小的官职。莱芜甑(zénɡ):用莱芜的草编的炊锅。莱芜县在今山东。苜蓿盘:以苜蓿菜做的菜盘。征徭(yáo):征收徭役。洞急:指山中险要处或交通要道。矿税:征税,即矿税,是明朝政府对开矿征税的一种做法。残:凋敝,衰败。无限烹鲜意:指无限的烹饪美味的愿望。循良:遵循法度,行善。静安:平静安定的地方。
【赏析】
此诗作于明成祖永乐年间,诗人任江西行省左丞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广文王道锡赴马平令任所。王道锡与王直有亲,王直曾因私事得罪于朝廷,而王道锡却能幸免。王直被贬后,王道锡升迁为马平令,他感激皇恩浩荡,于是借酒兴诗以酬谢皇帝,并抒发自己的志向。
“丈夫期报国,不为一微官。”这是全诗的第一句。这里说的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男子汉,他希望能为国家建功立业,而不满足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位。这个男子汉的形象,正是诗人自己的影子。
“愿学莱芜甑,毋忘苜蓿盘。”第二句的意思是说他要以莱芜甑为榜样,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不要忘记苜蓿盘的味道,做一个为民造福的好官。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的志向,他希望做一个清白的官员,为民谋福利。
“征徭诸洞急,矿税几家残。”第三句写的是百姓疾苦,官府征税过多。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是诗人关心民生的表现。
“无限烹鲜意,循良在静安。”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无论做官还是做事,都应追求美好的结果,不要只为了名利而去做坏事。这里的“循良”是指遵守法度的好人。这句话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对王道锡的经历和遭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爱护。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也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