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催租吏,渔歌听自频。
应迷辋川路,空想武陵春。
落日闻清磬,寒林见故人。
秋风如有待,江上共垂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包括意象、意境等;然后看所给的注解,结合诗歌中词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分析概括出其艺术手法,并在此基础上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不见催租吏”,写诗人对官吏的厌恶之情。催租是农民最头疼的事,而当官者却能为所欲为,任意盘剥,因此“催租吏”在诗中被赋予了“害民”的象征意义。“渔歌听自频”,写闲居的生活情趣。“频”字表明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珍视,他以自己“不羡荣华”、“心如止水”的心境来欣赏这渔歌之声。

“应迷辋川路”,写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理想憧憬。辋川,指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这里用来形容隐居生活的环境。王维有《辋川图》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可见辋川之景之美。“应”,或许,大概,此处表示推测之意。

“空想武陵春”,写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武陵春,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人物,他们过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与世隔绝的美好生活,因此人们常以“武陵人”“桃源客”作为隐士的代名词。“空”,虚妄、虚幻的意思,此处指诗人对于武陵人的羡慕。

“落日闻清磬,寒林见故人”,写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清磬”,指佛寺中用以报时的铜钟或木鱼声,这里借指僧人诵经的声音;“故人”,老朋友。“寒林见故人”,说明诗人此时身处僻静幽深的山林之中,可以听到寺院传来的梵音,见到久别的旧友。

“秋风如有待,江上共垂纶”,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秋风”句暗用了晋人张翰辞官归家的故事,张翰在秋风起时想到家乡的美味佳肴,便弃官回乡。后遂以“秋风起兮云飞扬,我志在兮身彷徨,鸿雁于天南翔,吾簪北地望长河”(《文选·潘安·秋兴赋》)形容思乡之情。“江上”句意谓:如果秋风有情的话,就请它为我引路,让我到江上去垂钓吧!此句表明作者虽然过着隐居生活,却仍时刻思念着官场生活。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感受。首联点出了隐居的地点,颔联描写了隐居生活的美好。颈联则通过僧语和渔歌,写出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尾联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平淡自然,但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