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事少称闲情,白日高眠饱饭行。
起得幽亭寻竹种,汲来新水乞茶烹。
墙隈风静花仍落,树下人来鸟不鸣。
忽忆四郊前夜雨,欲从田畯问春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相关内容,然后结合重点字词的含义和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三月八日省中偶成”是诗的标题,全诗围绕这五个字展开。“三月八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古代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朝,十五为望日,三十为晦日,每月初三、初四、十六、十八为中元节,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按旧俗,妇女在这一天要进行各种活动,而男儿则要忙于农事。这里说“三月八日省中”,当是指三月初二这一天,作者正在官署中处理事务,闲情逸致。
“省中事少称闲情,白日高眠饱饭行”两句写自己处理完公事后的生活情趣。“省中事少”,意谓官署中的杂务不多;“称闲情”,指称道自己的清闲之趣;“白日高眠饱饭行”意为白天可以高枕无忧地睡觉,吃饱了饭还可以出门行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公署中处理完一些公务之后,诗人感到十分轻松惬意,于是可以高枕无忧地睡觉,也可以吃饱了肚子出去散步。
“起得幽亭寻竹种,汲来新水乞茶烹”两句写自己到官署外的小园林中去散步、种竹、汲水、煮茶的情景。“起得幽亭”,意谓来到一个幽静的亭子;“寻竹种”意为寻找竹子栽种;“汲来新水乞茶烹”意为用新汲的水去煮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来到一个幽静的亭子里,找了些竹子栽下,又用新汲的水去煮茶。
“墙隈风静花仍落,树下人来鸟不鸣”两句写诗人在官署外小园林中散步时所见的景象。“墙隈”,墙边;“花仍落”意谓花瓣依然飘落;“人来人不响”意谓树荫底下没有人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走到官署外的小园林里,看到墙边风很轻,花瓣依然飘落,树下没有人走动,只有鸟儿不叫。
“忽忆四郊前夜雨,欲从田畯问春耕”两句写诗人突然想起家乡前夜下了雨,便想向当地的农夫询问春耕的事。“四郊”,四面的郊外;“前夜雨”,指诗人家乡前夜下的一场春雨;“田畯”是主管农耕的官,《礼记》中有“天子命农官曰田畯,劝民无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忽然间想起了家乡前一夜下了一场春雨,就想去向掌管农耕的官员询问今年春天农民耕种的情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官场生活的田园诗。诗中主要写了两个场景:一是诗人到官署外的小园中散步、种竹、汲水、煮茶,二是诗人想到家乡前夜下过的春雨,想向掌管农耕的官员询问今年春天农民耕种的情况。全诗表现了一个有闲情逸致的官僚在一天结束时回到私家园林中享受悠闲生活的情景。
第一句“三月八日”,点出时间,交代了这首诗的背景。三月八日,正是农事开始的时候,但此时诗人在官署中处理完公务之后,可以高枕无忧地入睡,也可以吃饱了肚子出去散步。
第二句“省中事少称闲情”,写诗人处理完公事之后的心情。省中事少,说明官署中的杂务不多;称闲情,指称道自己的清闲之趣。
第三至六句写诗人在官署外小园中散步、种竹、汲水、煮茶的情景。“起得幽亭”“寻竹种”“汲来新水”等句,都是写出诗人在官署外小园中散步、种竹、汲水、煮茶的具体行动。“墙隈风静花仍落”“树下人来鸟不鸣”两句则是诗人在官署外小园中漫步时所见景物。诗人走到官署外的小园林里,看到墙边风很轻,花瓣依然飘落,树下没有人走动,只有鸟儿不叫。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官署后花园中散步时想起家中前夜下雨的事。“忽忆四郊前夜雨,欲从田畯问春耕”,前一句写诗人在官署外小园中散步时想起家中前一夜下雨的事;后一句写诗人想去向掌管农耕的官询问今年春天农民耕种的情况。
整首诗通过诗人在官署外小园中散步的情景,反映了官场生活与田园生活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