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厌羁缠,寻幽出江郭。
春事夫如何,新绿暗林薄。
野旷天四垂,突起讶岝㠋。
团团结丹幢,郁郁围翠幕。
满耳翻波涛,松桧风万壑。
行行跻其巅,睥睨但寥廓。
嵇山一拳多,沧海仅盈勺。
飞鸟去不还,寒潮生复落。
参差町疃分,寂历闾阎托。
东越旧风烟,于今颇萧索。
主人华阳巾,为我开草阁。
长髯霜华繁,方瞳电光烁。
远致遗形骸,深情付杯酌。
忆公昔当路,秋霄厉雕鹗。
高才众所忌,戢羽随燕雀。
蹉跎岁月晚,勋业梦已昨。
自从挂冠来,园居有馀乐。
藏书一万卷,诸子得耕穫。
虚凉听雨篷,矍铄穿云屩。
真酬佚老计,犹耿匡时略。
接谈无杂言,国事及民瘼。
感慨气填膺,烟飙共挥霍。
呜呼廊庙心,江湖岂忘却。
乃知慷慨士,举世堪一噱。
我怀亦肮脏,尘鞅无处著。
得公霏屑馀,豁如启扃钥。
访魏孔渊方伯留饮山亭赋赠
文墨厌羁缠,寻幽出江郭。
春事夫如何,新绿暗林薄。
野旷天四垂,突起讶岝㠋。
团团结丹幢,郁郁围翠幕。
满耳翻波涛,松桧风万壑。
行行跻其巅,睥睨但寥廓。
嵇山一拳多,沧海仅盈勺。
飞鸟去不还,寒潮生复落。
参差町疃分,寂历闾阎托。
东越旧风烟,于今颇萧索。
主人华阳巾,为我开草阁。
长髯霜华繁,方瞳电光烁。
远致遗形骸,深情付杯酌。
忆公昔当路,秋霄厉雕鹗。
高才众所忌,戢羽随燕雀。
蹉跎岁月晚,勋业梦已昨。
自从挂冠来,园居有馀乐。
藏书一万卷,诸子得耕穫。
虚凉听雨篷,矍铄穿云屩。
真酬佚老计,犹耿匡时略。
接谈无杂言,国事及民瘼。
感慨气填膺,烟飙共挥霍。
呜呼廊庙心,江湖岂忘却。
乃知慷慨士,举世堪一噱。
我怀亦肮脏,尘鞅无处著。
得公霏屑馀,豁如启扃钥。
【注释】
- 文墨厌羁缠:指文人厌恶官场的束缚。
- 寻幽出江郭:寻找幽静之处,走出江边的城郭。
- 夫如何:感叹春天的来临,但不知如何应对。
- 岝㠋:险峻的地方。
- 团团结丹幢:形容山峰高大,云雾缭绕。
- 郁郁围翠幕:形容山峰翠绿,云雾弥漫。
- 翻波涛:形容山中水声澎湃。
- 松桧风万壑:指山间松树和桧木的香气弥漫整个山谷。
- 行行跻其巅:形容山路崎岖,不断攀登。
- 嵇山一拳多:形容山峰之高,如同拳头一般。
- 沧海仅盈勺:形容大海之小,如同一勺海水一样。
- 飞鸟去不还:形容鸟儿飞走后不再回来。
- 寒潮生复落:形容寒冷的天气变化无常。
- 参差町疃分:形容道路纵横交错,难以分辨。
- 闾阎托:指乡村的房屋或居民聚集的地方。
- 东越旧风烟:形容江南地区的古老风情。
- 华阳巾:古代的一种头饰,用五彩丝线编织而成。
- 方瞳电光烁:形容眼睛明亮,如同闪电一样。
- 远致遗形骸:形容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清静的心态。
- 虚凉听雨篷:形容在帐篷里听着雨声,感到凉爽而舒适。
- 矍铄穿云屩:形容人精力旺盛,精神饱满。
- 真酬佚老计:形容真正理解了隐居的生活,享受其中的乐趣。
- 匡时略:形容有远见卓识的人,能够纠正时局、造福社会。
- 接谈无杂言:形容谈话内容充实、丰富,没有琐碎的话语。
- 国事及民瘼:形容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
- 感慨气填膺:形容心中充满感慨和忧愁。
- 烟飙共挥霍:形容烟雾和狂风一起肆虐,无法阻挡。
- 廊庙心:指为国家着想的心志。
- 江湖岂忘却:表示虽然身处江湖之中,但依然不忘为国为民着想。
- 慷慨士:指有抱负、有能力的人。
- 我怀亦肮脏:形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 尘鞅无处着:形容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困扰和烦恼。
- 霏屑馀:指遗留下来的细微之物,比喻才华或智慧。
- 豁如启扃钥:形容心情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七绝诗。全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描绘了山峦、云雾、松树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思考与追求。
首联“文墨厌羁缠,寻幽出江郭”直接点明诗人厌倦了官场的束缚,寻找到了一处幽静之地。颔联“春事夫如何,新绿暗林薄”则转入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气息。颈联“野旷天四垂,突起讶岝㠋”,进一步展现了山峦的雄伟壮观和云雾缭绕的美景。尾联“嵇山一拳多,沧海仅盈勺”则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将高山和海洋进行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山水的壮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超脱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