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塘流水春沄沄,谁放百头花鸭群。
石田老翁真好戏,点染霜毫成锦云。
锦云历乱不可数,饮啄浮沉散还聚。
白莹翻令鸥鹭猜,彩鲜更被鸳鸯妒。
菰蒲剑芽一尺强,水香烟暖任回翔。
正怜身上无泥滓,安用人间觅稻粱。
洞庭之波连笠泽,深绿晴摇汉江色。
甫里先生得意时,自挈雕阑引文翼。
我家恰与天随邻,惯见毰毸弄碧粼。
就中亦有能言者,不取橐金惊使人。

【解析】

“柳塘”句,描绘出一幅百鸭群游的春景画卷。“石田”句,点明画家名号。“霜毫”句,写画家用笔如霜般细腻。“锦云”句,写画中花鸭如锦云一般绚丽多彩。“白莹”句,写画中鸥鹭因白鸭而猜忌。“菰蒲”句,写画中山青水绿的景色。“正怜”句,写出了画家的清高。“洞庭”句,描写的是湖泽之景。“甫里先生”句,点明画家得意时的状态。“我家”句,交代自己与画家的关系。“毸毸”句,写画中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样子。“能言”句,说明画中有能言善辩者。

【答案】

译文:

杨柳垂柳的池塘,流水潺潺,春天的景色多么美丽。谁把一百只彩绘的花鸭放在一起?石田老翁真是个戏子,他用笔如同霜一样细腻画出了美丽的画面。画中的彩鸭如锦绣般的云霞一般绚烂多姿。那些彩鸭在水面上翻飞跳跃,有的沉下去,有的浮上来,又聚集在一起。那些白鸭倒使别的禽鸟也感到疑惑,而彩鸭更被那对鸳鸯所嫉妒。菰蒲、剑芽都只有一尺来高,水汽和暖意让人感到舒畅。我欣赏它身上没有一点污泥,哪里需要去人间寻找稻粱呢?洞庭湖的水波连着笠泽,深绿色的天空摇荡着晴日的汉江色彩。甫里先生的得意时,他带着雕刻的栏杆引颈高歌。我住在他家附近,经常看见他弄碧粼水。其中也有能言善辩的人,不收取钱财使人吃惊。赏析:

这首诗是题咏石田画的,作者沈周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作多以绘画为题材,风格清新秀丽,富有生活情趣,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景物之美。

首二句写柳塘的流水、花鸭,描绘出一幅百鸭群游的春景画卷。“谁放百头”,是说是谁把一百只彩绘的花鸭放在一起。“石田”两句写画家名号和其绘画特点。“石田”是沈周的号,他自号石田先生。这里用“真戏”二字形容画家的画风,说他画画就像演戏一样,非常生动有趣,十分逼真。《点染》两句写画家用笔如霜般细腻。“锦云”三句写画中花鸭如锦云一般绚丽多彩。“白莹”两句写画中鸥鹭因白鸭而猜忌,“彩鲜”两句则写画中鸳鸯因白鸭而妒忌。这几句是说这些画中的白鸭子羽毛雪白,像锦云一样绚丽,又因为颜色洁白,所以其他的鸟儿见了都要嫉妒,而鸳鸯见了更是要妒忌。“菰蒲”两句写画中山青水绿的景色。“正怜”两句是说自己欣赏它身上的泥巴,不需要去找稻谷来充饥。“洞庭”两句是说洞庭湖水波浩渺,与远处的笠泽相连,湖水的颜色映照着晴天的阳光格外明亮。“甫里先生得意时”五句写画中所表现的意境,也是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人通过画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表现出一种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我家”两句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和与画家的联系。“毸毸”两句写画中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样子。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有时潜入水中,有时浮到水面,有时聚在一起,有时又分散开来。“能言”两句写画中有能言善辩者。“不取”两句是说有能言善辩的人不会因此而惊扰别人。

此诗写画中的意境,也写画外之意。诗人赞美石田老人的画作,同时借以表达自己追求自然朴素的高尚品格。全诗语言清新秀丽,富有生活情趣,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景物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