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豪已附汉,夏水故东流。
何事通西域,犹劳博望侯。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诗,全诗以“大夏”为题,借古吊今,慨叹汉家将才不遇,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其一,首句“罕豪已附汉”,意思是说汉代的将领们已经归顺了汉王朝。这里所说的“附汉”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的一些地方军阀、民族上层人物投靠汉朝,他们被称为“附汉”,而东汉初年的将领如马援、班超等人则被称为“附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附汉者都是英雄豪杰,他们曾经是汉朝的开国功臣。“罕”即“汉”,在这里作“附”解;“豪”指豪杰。

其二,第二句“夏水故东流”,意思是说大夏河的河水本来是向东流淌的。“夏水”是指黄河上游的大夏河。“东流”指黄河从龙门折向北,然后转向东北奔向渤海。

其三,第三四句“何事通西域,犹劳博望侯”,“何事”指什么?“通西域”是指打通西域各国。据《汉书·张骞传》记载:“(汉武帝)乃令因蜀犍为发间者四百六十人,使相绝道置吏,市买,欲诛通西南夷之不助兵汉用者。”可见,汉武帝为了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曾派张骞等出使西城诸国。“博望侯”是西汉初年名将李广的字,他曾任陇西都尉,后随军攻入朝那、宛朐,因功被封为博望侯,后来因为受诬陷而被处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什么还要派遣李广这样的名将去开通西域呢?还是徒劳无功啊!

其四,尾联“何时复还汉,且喜得良将”,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汉朝,而且能够重用像李广这样的优秀将领。“何时”指何时能够实现的愿望;“且喜”意为高兴;“良将”即优秀将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汉家将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全诗前两句写汉将们已经归顺汉王朝,后两句感叹他们空有良才却无用武之地,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希望重用英才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