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度渊然隘九州,济川功就等虚舟。
名从晋国三槐著,身共睢阳五老游。
绿野林峦千古意,平泉松竹四时秋。
不知图像凌烟者,出处输公几百筹。
这首诗是给王少博守溪王公的寿诗,王公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赫。
第一句“襟度渊然隘九州”,意思是王公的气度宽广深远,足以涵盖九州大地。这里的“襟度”指的是胸怀和度量,而“渊然”则形容其深远广大。
第二句“济川功就等虚舟”,意思是王公的功绩如同渡船一般,能够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这里的“济川”指的是帮助他人渡过河流,而“虚舟”则是比喻没有重量的船,意味着王公的功绩不会给他人带来负担。
第三句“名从晋国三槐著”,意思是王公的名字与晋国的三槐树一样,被世人所熟知。这里的“名从”指的是名声,“晋国三槐”则是古代的一个典故,指的是晋国的三棵槐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第四句“身共睢阳五老游”,意思是王公与古代五位隐士一起游玩。这里的“睢阳”指的是地名,而“五老”则是古代的一种隐居方式,表示追求高尚的生活境界。
第五句“绿野林峦千古意”,意思是王公的胸怀像绿野中的山林一样广阔,有千百年的历史。这里的“绿野”指的是大自然,而“千岁意”则表示王公的胸襟宽广,有长久的意蕴。
第六句“平泉松竹四时秋”,意思是王公的品德像平泉中的松竹子一样坚韧,四季都有美好的意境。这里的“平泉”指的是地名,而“松竹”则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代表着高洁的品质。
最后一句“不知图像凌烟者,出处输公几百筹”,意思是王公的功德难以用图像来表现,他的出处和归宿都值得人们深思。这里的“凌烟”指的是画像,而“出处”则表示进退去向,“输公几百筹”则是形容王公的功德深重,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
这首诗的赏析:此诗为寿诗,表达了对王少博守溪王公的尊敬和祝福。首句描绘了王公的气度之大,能够包容九州大地。次句通过“济川功就等虚舟”比喻其功绩如渡船般助人为乐。第三句以晋国三槐喻其名望之广。末句赞美其与古代隐士共同游玩,展现出其追求高洁生活的境界。整体上,诗人通过对王公的赞美,展现了其崇高的品德和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