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大江浒,西登皖城隅。
遐思浩无际,怀古在踟蹰。
桓桓青阳公,忠节溢寰区。
坚军守兹垒,七载枕戈殳。
上书久不报,援绝形势孤。
全家俱守死,取义捐厥躯。
时去事己往,令名天壤俱。
入祠拜英姿,灵爽犹俨如。
褒封显幽愤,庙食扬休都。
起敬仰馀烈,临风发长吁。
媲美巡与远,伟哉皆丈夫。
这首诗是唐代李华所作的《谒青阳公祠》。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维舟大江浒,西登皖城隅。
“维舟”表示停船休息或准备出发,“大江浒”是指长江边的江面,“西登皖城隅”则说明诗人正在从东向西登上位于皖地的城角。
遐思浩无际,怀古在踟蹰。
“遐思”指遥远的思考,“浩无际”形容思绪无边无际,“踟蹰”则是犹豫不前的意思。这里诗人在思考历史和往事时显得犹豫不决。
桓桓青阳公,忠节溢寰区。
“桓桓”是形容威武的样子,“青阳公”指的是古代的一位名叫青阳的英杰,“忠节”则是指他的忠诚和节操。这句话赞扬了青阳公的威武与忠诚。
坚军守兹垒,七载枕戈殳。
“坚军”指的是坚固的队伍或阵地,“守兹垒”即坚守此地,“枕戈殳”意味着长时间地握着武器睡觉,比喻长期战斗、警惕不懈。这里描绘了青阳公守卫阵地的情景。
上书久不报,援绝形势孤。
“上书”可能指的是向上级呈递意见或奏章,“久不报”表明上奏后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回应,“援绝”则意味着没有援助,“形势孤”表示孤立无援。这里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
全家俱守死,取义捐厥躯。
“全家俱守死”指的是全家上下都决心以死相拼,“取义捐厥躯”则是指为了正义而牺牲自己。这里强调了忠诚和牺牲精神。
时去事己往,令名天壤俱。
“时去事己往”意指时代已经改变,事情也已经成为过去,“令名天壤俱”则是指美好的名誉能够流传于天地之间。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绩的认可和赞美。
入祠拜英姿,灵爽犹俨如。
“入祠”是指进入祠堂祭拜,“英姿”指的是英勇的姿态或风采,“灵爽犹俨如”则是指英姿飒爽,依旧庄重严肃。这里是表达对青阳公英勇形象的怀念。
褒封显幽愤,庙食扬休都。
“褒封”是指给予表彰和封赏,“显幽愤”意指彰显内心的愤懑之情,“庙食扬休都”则是指享受祭祀并宣扬自己的功绩。这里强调了对先贤的尊敬以及他们的卓越贡献受到后世的认可。
起敬仰馀烈,临风发长吁。
“起敬仰余烈”是指产生敬意,仰望先辈们的英名,“临风发长吁”则是指在秋风中发出感叹之声。这里表现了对英雄事迹的敬仰和感慨。
媲美巡与远,伟哉皆丈夫。
“媲美巡与远”指的是可以与古代的英雄们相比肩,“伟哉皆丈夫”则是指这些英雄都是伟大的男子汉。这里强调了英雄们的卓越品质和崇高地位。
这首诗通过对青阳公的赞颂,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自身的志向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