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筼筜翠叶低,文禽声寂不闻啼。
上林春好无情到,荆棘丛卑只共栖。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了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的能力,是古诗文阅读常考题型之一,主要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的能力,诗歌的情感、思想主旨及手法等都是考生普遍关注的点。

此诗首句“雪压筼筜翠叶低”,诗人以“雪”起笔,以“竹”为景,写出了竹子经雪压后,叶子低垂,显得十分憔悴的样子。次句“文禽声寂不闻啼”一句紧承上文,进一步描写了竹子的景色。诗人以“文禽声寂”为线索,将竹枝上栖息的小鸟的叫声与竹叶被积雪压低的景色联系起来,表现了竹子的萧条景象,表达了作者在严寒中思念友人的心情。第三句“上林春好无情到”,“上林”是汉代皇宫园林的名称,此处指皇家的园林。这一句是说春天来临的时候,皇帝下令让百花盛开,但此时大雪压枝,树枝低垂,使春天的景象也显得黯然失色,无法展现。第四句“荆棘丛卑只共栖”,这句写诗人与友人同处恶劣的环境中相依为命。荆棘丛生的地方,正是诗人所居之地,这里只有荆棘丛生,没有花草,因此只能与朋友一起生活。

【答案】

①这首诗写冬日里一株竹子被冰雪覆盖,枝条低垂,枝叶枯黄,寒气逼人的景象;②诗人通过写竹子在严冬中受冻的情状,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③诗人用“上林春好无情到”一句来反衬竹子被冰雪压迫后的萧瑟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朝廷政治腐败的感慨;④诗人用竹子与荆棘丛生的荒凉环境相对照,表现了自己与朋友在恶劣环境中共同生活的艰难境遇;⑤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在荒僻的环境中相依为命,表达出诗人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信念,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